高血压标准修改的越早死亡人越少

标签:
普及知识依靠人民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标准修改的越早死亡人越少
关键词:降压标准
评估方法 身高血压值标准
1993 年我参照1979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1979-1985年规划》提出了《浅谈高血压病一年防治效果的评分方法》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技术交流栏目【1】,用双位积分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解决了对每个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判断及整体资料评估的问题。1996年10月我应中国两院院士吴英恺教授的邀请,在“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协作会议”(安贞医院)上作NAH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技术时顺便对一年人群高血压防治评估方法作了介绍。
由于1998年国际高血压的标准由160/95毫米汞柱降至140/90毫米汞柱,我按照新的标准于2007年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发表了《我国高血压一年防治效果评估方法的修订》 【2】。时至今日,该评估方法仍是最理想的评估模式。
随着2008年身高血压值标准(身高毫米÷13.6)的发现,使得我国高血压人群的降压目标更加明确。我们经过2016年的身高血压值标准在人群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发现了执行身高血压值标准就会大幅度降低人群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3】。
这样,使得国内外学术上几十年来对人群降压标准140毫米汞柱、130毫米汞柱的争论显得苍白。既然降压标准已经错了一百多年,站在患者的利益上修改的越早,患者死亡的越少,更不会发生医生心脏猝死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控制疾病自我保健
普及知识依靠人民 【4】
——————
【1】.刘建一等.浅谈高血压病一年防治效果的评分方法.中国循环杂志.1993年03期.
【2】.刘建一等.我国高血压病一年防治效果评估方法的修订.中国现代医生杂志.2007年6月第45卷第6期
【3】.刘建一等.《身高血压值在人群高血压防治中的推广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2017年6月刊
【4】.2002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吴阶平副委员长为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十周年纪念会议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