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ujianyi
liujiany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765
  • 关注人气:3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管理技术相关的专家(3)

(2022-07-10 23:31:18)
标签:

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纪念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30周年
与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微机管理技术相关的专家(3)
1992年7月10日是我国NAH高血压防治及微机管理技术推广鉴定的日子,科研项目鉴定后就更名科研成果。在那个年代能够因为高血压防治技术的鉴定由河北省科委立项为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两年中两次派专家组从省会石家庄专程到秦皇岛足以证明了领导对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
1992年3月,我和编程的张海源工程师一起赶到省科委汇报工作,省科委一处的孙连科处长见到我们马上给张妥主任打电话,“我们省的专家来了”。而且,电话联系河北省卫生厅科教处张学勤处长赶过来一起听取我们的汇报。我们将编制的程序演示给微机室的几位工程师。因为那个年代把微机与医学临床的应用联系在一起,随心所欲地表达出医生的接诊处理过程并可以做到用药剂量的自动调整、处方打印、药品管理、就诊用药剂量的打印、病情小结是破天荒的事情。即便是30年之后的今天对一些疾病的诊治模式都没有能对应的微机程序问世。
当时国家卫生部一直在全国范围征集对人群高血压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的适宜卫生技术,河北省科委在1990年10月27日就委派以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流行与防治专家,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张鸿修研究员为鉴定组长带队进行了基础实验研究的鉴定。鉴定组成员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王玉芳教授和白法毅教授等。根据王玉芳教授的提议,将原“心痛定、阿替洛尔、氢氯噻嗪个体化治疗高血压实验研究”更名为“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实验研究”。
“鉴定后就是成果,是成果就得推广!”鉴定后省科委的孙连科处长如是说。那个年代尤其强调科研成果转化。这要面对两个难题,一个是医生都有自己的用药习惯,凭什么就得按照你的治疗方案用药?另一个问题,你是主研人,会不会“自卖自夸”或者是为了不“伤”你自尊奉承你的“面子疗效”?因此,我想到了用微机管理实行高血压防治的标准化。所以,1991年3月我又赶到省科委向孙连科处长提出意向。正赶上省科委在科技大厦召开会议,他们商议后正式立项为河北省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内项目【编号(1992)冀科鉴字1118号】。那时虽然立项了但是我还没见过计算机是什么样。毕竟上个世纪初医生与计算机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回来后,我专门到港务局科技处“拜访”了计算机的尊容,开始了苦行憎的科研失常忙到后半夜2、3点钟,早晨7点半准时到岗接诊高血压患者。
至于第二个难题我请教了天津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黄体钢博士,他帮助我设计了核黄素荧光检测实验。并且,安排了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周丽娟、倪燕萍两位同志前来协助工作。参与实验的还有河北省秦皇岛卫生检疫所的陶文茹医生和 秦皇岛市卫生防疫站的秦树民检验专家。我们随机选择了90位接受NAH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加服核黄素,每周约患者来门诊复查血压,并对尿液用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的930型荧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出具了《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服药顺应性报告》。证明了患者服药率与疗效之间的顺应性。
————————
黄体钢,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发表论文40余篇,译著3本。为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授衔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