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硝苯地平,40岁有余,生于西方,学名“硝苯吡啶”。由于我能在用药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扩张肾脏动脉、冠状动脉,降低大动脉血管对心脏射血的阻力可以迅速降低血压。所以,对寒冷、情绪波动引起血压骤然升高诱发的心绞痛急症快速降低血压止痛。因此,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人送美誉“心痛定”,就算其它降压药束手无策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造成的难治性高血压,咱也是临危受命所向披靡。所以,人家称我是“王牌”降压药。在那个年代的学术期刊里铺天盖地的论文就汇成了一个字“好”。而且,用药的剂量登峰造极达到了每天用120毫克,创下了降压药一天能吃24片(5毫克1片)的最高纪录。只要对我不过敏,那甭管多高的血压有一个算一个,就算顶到血压计300的一天降下100的也是捷报频传。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1998年首个“全国高血压日”《健康报》专版上还介绍了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用我降血压后能降低脑卒中的实验结果撰写了《保护靶器官与控制血压》的文章谈我立下的丰功伟绩。
当然,天有不测风云。有人没有注意到个别患者对咱的过敏情况,结果几十年来在几亿高血压人的应用中发生了2例过敏死亡事件,虽说比青霉素过敏死亡的少得多但还是上了学术期刊的黑名单,一下子就像“XX口服液”对蛋白过敏死亡1例一样也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同的是,那每年创利几十亿的“XX口服液”兵败如山倒,咱确起死回生。
刘力生教授在学术会议上说“我们反对的是硝苯地平胶囊,胶囊溶解后硝苯地平迅速被吸收容易造成血压急剧的下降。”咱老家的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我加大了剂量并配上了能一点点释放的骨架抬高了身价重返华夏大地。虽说大家记性不好,但对那30年才发生的几亿分之一的死亡事件“口碑”相传,被人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就算咱是降压药领域的头牌,但落得“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还不行。”好在药理学专家为亿万高血压患者主持公道,2009年8月18日将咱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卫生部令
第69号),咱重新杀回中国高血压防治主战场的霸主地位。
尽管咱30年来100片1瓶才2、3块钱的价格不够人家硝苯地平控释片半片药的价格,但还是有人不依不饶搬出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脏病学,还有循证医学、流行病学诋毁咱的降压作用。您不难发现只有脑袋好使的懂化学的药理学家才知道其中的真相。咱虽然能力挽狂澜但影响了医疗产业的创收,好在保住了众多高血压患者的安康问心无愧。
就以高血压的急症来说,过去我是“首选”之药,现在仍是首当其冲。关于硝苯地平“在下次给药前,抗高血压作用‘早已消失’”的说法是没学过医,不懂药物半衰期的代表们为了利益的“杰作”,那些高血压没降下来得了心脑血管病进CCU、ICU抢救的人大都是众多代表们“杰作”的受害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