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防治优势与劣势
关键词:人群高血压防治
优势 劣势
相对西方国家的人群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优势是国际领先的治疗管理手段(《WHL.NEWSLETTER
51/1997》)和正确执行了身高血压值标准的正确高血压用药标准(2008年3月31日《健康报》《高血压前期应该治疗》)。最近我们在心血管病防治领域又率先提出了《未成年高血压用药指南》《“身高血压值”“低值高血压”“基础血压值”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用九类降压药和微机管理应对难治性高血压》和《用“身高血压值标准——心脏射血高度”双解挂图将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前移》(2021年9月刊《医师在线》)。
我们在人群高血压防治的领域早已走在了国际的前列,就算受到落后心血管病防治模式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计划进展慢了一些,但是,毕竟为我国亿万高血压人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铺平了道路。
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的劣势主要有医生与高血压患者对身高血压值标准的认知不足,一直延续着西方心血管病死人生前血压算数平均值作为降压药的使用门槛。退一步说如果将“生前”两个字省略掉其含义让高血压人更直接领会其中的含义,相信患者就不会再追逐那个顶礼膜拜的标准再用药了。让每个高血压人“知”、“信”、“行”,自觉执行身高血压值标准,我国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年发生300万人的心血管病事件“井喷”离世的现状。
再者,现状高血压防治的模式还停留在30多年前西方国家“按照一般人减轻痛苦的平均剂量”给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水平。尽管2003年NAH高血压防治与微机管理的适宜卫生技术纳入国家卫生部推广计划,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地方的高血压防治工作还停留在长效、短效降压药的争论上难以自拔贻误战机。所以,在西方人的眼中我国的慢病防治工作还落在一些西方国家之后。
————————
研究显示,与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拥有良好的慢性病死因和主要危险因素的监测系统,在政府管理和监测与研究方面表现优异,分获67分和64分(百分制),在所有23个国家中分别位居第6名和第4名。在卫生体系应对能力上,中国得分63,在23个国家位居第14名;在危险因素控制上得分则较低,只有33分,在11个中高收入国家中居倒数第4位。
——2015年9月22日《健康报》《应对慢性病,我国能得多少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