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中学

2024-07-04 13:42:48

故乡的中学

 穿过风情的王婆老街,走过风雨的王婆古桥,经过风居住过的村庄刘三队,再向西行二百米左右,在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里,在两袖沾花香的油菜花处,矗立着三排两行整齐的青砖瓦房,就是我们王婆中学,我们故乡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尽管档次不高,是一所乡镇片区的农村学校,但子不嫌母丑。这里,有培育我们的土壤,有浇灌我们的园丁,有让我们健康生长的阳光雨露。我们的班主任匡老师,是刚出来的工农兵大学生,长得年轻又帅气,与我们亦师也亦友,学生们都喜欢与他在一道。教我们数学的杨老师,是一位无锡的下放知青,一口浓郁的无锡话,喜欢“恩嘎、恩嘎”地说话,我们暗底下送他一个“恩嘎”老师的绰号。这“恩嘎”老师可厉害了,解方程几元几次,没有一项可将他难倒。尽管是高中生教高中生,可“恩嘎”老师在我们学生心目中,就是这么精彩、这么奇妙。教我们英语的毕老师,待人很和善,教育有高招。许多不喜欢上英语课的学生,一到她班上,马上就来了学习的兴趣,忘了英语的枯燥。也不知到底是毕老师的教育好,还是因为她的为人好。还有史校长、芮教导、蒋老师、许老师、盛老师等这一批内外兼修、品德高尚的好老师,是这所学校的镇校之宝,所以,这所学校虽然档次不高,但在我们心目中,依旧很崇高。

    我们的学校,尽管规模很小,刚开始只有初中,到后来才发展到高中四个年级十来个班级,但我们从来没有因此而小瞧。这里,有我们俩小无猜的伙伴,有志同道合的同窗,为有出类拔萃的同学,作为王婆中学的学子,我们内心非常自豪。这是王婆、临泽、钱墅、上塘、塘田、丁上六个自然村汇聚的一所学校,所有的同学都是近乡,都是知交。光我们邵氏一家,堂兄妹就有四个,我们从小在一道,这个亲啊,无法比喻了。一班班长是徐同学,一看上去人很高傲,但属于外强内柔,都是知根知底的同学,什么人什么个性,这个谁不知晓?二班班长王(顺洪)同学,后来也是尖子班班长,再后来也是一位副部级高官。他总是神采奕奕,春风得意,所以,他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他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谈(哲敏)同学,还有夏同学、宋同学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是我们整个王婆中学的骄傲。三班班长高同学,偏偏怀才不遇,一直想创业,却事事不顺,最后竟突发脑出血,在危难之际,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三百,我五百,送的何止是简单的钞票?只有淳朴的同学,纯真的情义,才会这样善良与崇高。这一批沾着乡土味的同学,不论是富贵与贫穷,不论是高官与平民,一直固守着乡村特有的质朴与纯良,才会使我们的同学情这般美妙,才会让我们的学校倍觉美好,才会让我们是王婆中学的学生而倍感自豪。

   我们的学校说起来很短暂,大约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因乡镇中学合并而关闭了。现在城东公交公司所在地,就是我们原来的学校。离宏伟秀丽的新市中,也一里路不到。可我们心目中的王婆中学,永远在绿丛中,永远在花香处,永远在风驻守过的地方,而且永远不倒!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