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挫折教育,不是让父母对孩子的困难袖手旁观,而是给予恰当的帮助

(2021-11-29 19:51:29)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1129/7a00e0b76506405eaf18da90199a6e69.jpeg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孩子在公园摔倒了,看起来是比较痛的那种。孩子已经龇牙咧嘴地哇哇哭了,可是他的妈妈却在旁边,一边拍照,一边鼓励:“宝贝,自己爬起来就好。加油,妈妈相信你可以的!”

孩子尝试了一下,似乎很痛,于是哭得更厉害了,并且一直叫喊着妈妈过去帮帮他,抱抱他。

年轻的妈妈却很淡定地说:“如果你不自己起来,妈妈就先走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有转身就走的意图。

孩子哭的更凶了,旁边有老人看孩子哭的厉害,好心想要帮忙拉孩子起来;这位妈妈却立即婉拒了:“谢谢您啦,不用拉他,就让他自己起来,他可以的。”

然后,那位妈妈真的转身走了好远,孩子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在旁边人的帮助下爬了起来,一拐一拐地去追赶自己的妈妈,应该是摔痛了膝盖或者小腿。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1129/b6b79d63e2344890b5b5522390a65a59.jpeg

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是这位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或者是想要孩子更加独立、勇敢一些的方法。

诚然,当孩子遭受到一些失败和挫折,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那么对于孩子来讲,就拥有了战胜困难、克服障碍的勇气和信心。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都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的未来可以飞得更高、变得更好!

挫折教育,本就是让孩子激发自己的潜能,有勇气来面对未来突发的一切事情。但是,在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作为父母,很容易有这样3种错误认知: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1129/373b508bcc35459e8b6f6633456cae06.jpeg

1、挫折教育是对孩子的困难视而不见

可是,有一些父母在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本末倒置,初衷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结果却导致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对挫折望而生畏或一蹶不振。

导致这种原因的关键,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困难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

比如正在玩耍的宝宝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挫折训练方法;但若是完全无视他的年龄与摔的程度,盲目地坚持,等孩子自己爬起来,就会变成一种成年人的冷漠,同样会造成孩子的无助和对父母的不信任。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1129/f071d35d88f84a358e0cd986da60db96.jpeg

事实上,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把摔跤当回事儿,很快就自行爬起来继续玩,那么家长也没有必要特意去强调这件事情。

但是如果孩子明显吃痛了,或者的确需要安抚,那么父母就需要及时伸出有力的臂膊,表达出自己的关心,不必大惊小怪摔倒的过程,而是及时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就好。

孩子因此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心理安慰,从而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各种挫折,同时他也习得了要关心别人和爱护别人。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1129/048df3af6bf8471ea06d4a0c949ec1e8.jpeg

因此,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父母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正确施展方式。

另外,孩子的挫折教育不应该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也不应该是为了“挫折”而特意创造“挫折”。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挫折都是不期而至的,甚至超乎想象,远在意料之外。只有经受住了这些突如其来的挫折,才能说孩子真正经历了挫折,经受住了考验。

所以,挫折教育本就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是通过“人为”的创造条件来模拟或规划。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1129/9b932acb773140a683985e3193371890.jpeg

2、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

事实上,孩子从小到大,已经无形中会面对很多挫折,同时也战胜了很多挫折。

比如孩子最初学习走路,总是摇摇晃晃、跌跌撞撞,但是最终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健步如飞,大踏步稳稳地向前走。

其中他们摔倒过多少回?我想没有人能够统计得过来,结果就是孩子战胜了困难。

那么在孩子最初走路的时候,又有几个父母是让孩子独立面对的呢?对孩子尝试走路的练习不闻不问,随便他们走、随便他们摔?我想这样的父母也是凤毛麟角吧!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并不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而是要积极主动地为孩子总结成败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霾,从而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1129/f509a0a8ffd84179859e0b550c5984d0.jpeg

3、挫折教育是宝宝长大以后的事情

事实上,孩子的挫折教育应该是出生后就应该开始的。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父母格外的照顾和养育,父母应该积极与宝宝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宝宝对家长和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关系。

有些家长认为挫折教育时宝宝长大以后的事情,对于小宝宝时期则压根儿看不得受一点儿委屈。实际上,宝宝本是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自然而然获得的承受挫折和打压的能力,结果却白白错失了良机。

如果在小宝宝时期一味以他为中心,一旦环境变化,孩子就无法适应和调整。

同时,延迟满足、承担家务等,都是挫折教育或者承担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1129/405d41a4263c45dc98c633007bcf058d.jpeg

另外,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到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一旦孩子产生挫败感,就需要及时的沟通,表达出对他这种挫败感的理解和共情,来平息孩子的挫败感,而不是为了“挫折”而“挫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