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沫沫的静好岁月
沫沫的静好岁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8,112
  • 关注人气:1,7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学一个多月了,幼升小的孩子还是不适应,怎么办才好?

(2021-10-17 11:00:00)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阳阳的妈妈很是着急,因为阳阳的小学生涯已经开始1个多月了,可是阳阳的心态还像个幼儿园的小宝宝一样,总是无法完全投入到小学生活中。这可怎么办哦?会不会是学习困难症?

阳阳在学校里,还真的是比较“我行我素”。正在上课,他想要去尿尿,就直接冲出教室了;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习惯性接话,兴奋的时候还能够冲到讲台上手舞足蹈一番;下课的时候,跑出去玩耍,时不时的上课铃响了还不愿意回教室,或者去别的教室了……

开学一个多月,老师已经请家长了三回,每次都是要求家长配合,帮助阳阳养成好习惯。可是,在家里对阳阳反复交代要怎样,不要怎样,阳阳也总是乖巧地点头答应;但是到了学校,就将自己的承诺束之高阁了。

其实,阳阳这种情况,在幼升小的孩子群体中,并不少见,只不过有的孩子略微收敛一些,有的孩子更为过分一些罢了。而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他心中,还没有完全将自己的角色转变过来。

所以,家长一定要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快快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的转变,其中的重点,就是:有规则意识,能建立学习兴趣。

1、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无处不在。

我们遵守交通规则,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才能够安然无恙;我们遵守公共守则,公共场合的设施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顺畅和美好。

所以,孩子上学也是如此,只有明确规则,遵守规则,孩子才能够快速地进入状态。

幼儿园的规则是什么?吃好喝好睡好玩好,就是幼儿园里首要的任务,然后就是老师有目标地进行一些游戏和课程,在游戏和课程中,让孩子逐渐明白规则,懂得道理,完全是“浸入式”体验:孩子身在其中,不知不觉的习得。

小学要做什么?认真听讲、明白功课的重要性,知道预习、学习和复习的重要性,能够有意识地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从不断的学习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够通过兴趣和成败等的外在刺激,激发出自己内在的学习力。

如何达到这一步呢?建立小学生的规则。

所以,不妨先和孩子一起制定小学生的规则和公约吧,事无巨细,可以详细到每天的起床时间和作业时间等等。只不过,重点是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让孩子参与其中,这样他才能有责任感、义务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规则由此渐渐形成,孩子也就渐渐地从幼儿园状态转变成为小学生状态了。

2、家庭氛围

说实话,一年级的课程真的很简单,很多孩子都已经有了基本知识储备。而且,如今的现状,孩子基本上都没有家庭作业,也无需父母辅导。孩子回到家里,更多的是玩。

但是父母如果真的和孩子一样如此放松,也许两极分化的状态中,孩子就慢慢落后了。

因此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妨从他们读书、或者讲题中来判断。每天回到家里,让孩子讲讲今天的知识内容,鼓励孩子拓展自己的阅读,当日事当日毕,都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坚持提醒孩子对新知识有所预习,并且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新知识的内容。每学完一个阶段,孩子的复习和总结尤为重要,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

而比这样还要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方法。其实,父母的所有工作和行为,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不是吗?

从家庭氛围开始改变,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无声的提醒。

幼儿园的家庭氛围是什么?快乐、开心、玩、玩、玩,变着方法的玩,各种动物园、游乐场等能够让孩子长见识、多运动的玩,玩中学,重点玩。

小学生的家庭氛围是什么?快乐、开心、玩、玩、玩,有目的地玩,各种图书馆、科技馆等有知识含量场馆的玩,学中玩,重点学。

3、与老师多沟通

小学生的父母,不要疏于和老师的沟通,但沟通不是漫无目标的聊天,而是要有所准备的和老师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老师的指导建议等等,有关教育的困惑,都可以和老师沟通。

要知道,小学老师对于孩子的改变,是有很多专业的建议和方法,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多听听老师的指导,准没错。

同时通过和老师的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在学校配合着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或者鞭策。

只有有效的家校结合,才能够360度无死角的共同督促孩子快速进入到小学生的状态。

4、指导孩子与同学交往

小学生的生活开始,同班同学作为即将伴随孩子六年的伙伴,很重要。

如何和同学交往,也是孩子快速融入到小学生活的关键点。尤其是自家孩子还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但是整个班级里总有孩子已经很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中来。这种孩子就可以成为自家孩子的标兵。

所以,在家中不妨鼓励孩子多讲讲班里的事情,哪个同学专心听讲,哪个同学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哪个同学讲礼貌,哪个同学讲卫生……孩子讲着讲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同等的状态。因为成长,让他们懂得自尊,愿意上进,想做好孩子、好学生,不甘落后。

但是家长不要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盲目进行比较,把孩子口中的同学都变成了“别人家孩子”,动辄就说自家孩子的不足,看人家谁谁谁……如此的挫败感十足,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再和家长沟通、讲述学校的事情了。

家长唯一需要干涉的,就是如果孩子的方向感错了,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各种破坏、不好的行为视为偶像或模仿的对象时,家长要立即帮助孩子扭转方向。

也就是说,大方向还是要家长把握的,不可以不闻不问“大撒把”。

有专家通过数千例儿童学习困难的情况分析,发现心理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占93%之多,生下的7%才是智力和特殊性发育障碍造成的。

所以,想要孩子学习无忧,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很重要。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不是监督孩子认识了几个字,学会了几道数学题,会背了几个英文单词,而是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建立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积极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一年级,是孩子漫长学习生涯的开端。一切仿佛刚刚开始,一切已经悄悄开始,不管孩子现状如何,家长都莫要乱了自己的心,也莫给孩子和自己领错了路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