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沫沫的静好岁月
沫沫的静好岁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7,908
  • 关注人气:1,7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就是为了知识灌输,过年也不放松?错误的方法会让孩子抵触

(2021-02-14 17:19:09)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14/9644391a8b7f49fca56ed7452050b152.jpeg

今年过年,我被身边一位敬业的妈妈给震惊了!

先说说她家3岁的小娃娃的成就吧:还未上幼儿园,识字量已有1000余,可以自由阅读绘本的水平;20以内的加减法不成问题之外,能够流利地背诵九九乘法表,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但是可以对答如流;诗词大约背诵了百余首,英文也可以简单交流……

吃完午饭之后,我本意是带着孩子们出去转转,晒晒太阳消消食儿,顺带运动运动;这位妈妈却说,大年初一几乎是荒废了,初二可不能再耽误了。

说完,就从后备箱里把孩子的书本拿了出来,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识读”训练。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214/0531aac6d8b64648b77eb9b0683ab2be.png

看看这位妈妈,我真真是汗颜。果然是想要孩子有怎样的成绩,就需要父母有怎样的决心和毅力。

我是位懒妈妈,只想孩子们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他们能够感受到四季的变迁,自由的顺应成长就好。

这位妈妈却说,我这样的想法是有毒的,孩子的自由,是要建立在前期规则的基础上;只有父母提前给他们打下最好的基础,他们才能够在学校的学习中突飞猛进的增长,随后就是一种正向的循环,越来越好!

然后又说起孩子哪有不贪玩的,所以父母只有不断地加压,并施以恩惠,才可以让孩子愿意配合;而且必须配合。

看着强势的妈妈,我忍不住看了看那个比较瘦弱的孩子。虽然他的确很优秀,但是真真是过于苍白了,而且小小年龄却有种超脱同龄孩子的沉默感,得失之间,真的是看父母的本心和初心了。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14/4074f86474bb4ad29aea5af3dfa13009.png

对于早期教育,我一直认为,如果把“早教”和“学习”画上等号,那么“早教”就不能算是完成的早教,只能是提前教授知识了。

我也曾经见过一位父亲,他家孩子不过才11个月,他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幼儿智力开发书籍上面的内容开始教孩子,比如比较数字的大小,比如拍打不同的颜色等等。

这位爸爸也只有自己的观点,他觉得用一些非常鲜艳的图片做宝宝的IQ测试,逐渐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记录分数,再按照书本,逐步让孩子学习语言、数学、逻辑、感受、运动、观察、社交等能力,然后再做测试看分数是否提高。

是的,很多人都把教育和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

于是,孩子的起跑线越来越早,家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际上,也越来越迷茫,究竟怎样才是对孩子好?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214/f0373e56ad8f4525bca6a94fa9066981.png

我们常说3岁之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并不是看孩子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是否健康才最关键。

也就是说,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家长大量的示范与孩子无意的模仿的必然结果,简单说: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

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给孩子“留白”,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模仿,而父母则根据孩子的变化来改变教育的方向,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慢慢积累,用心、用时间静待花开的一个过程。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214/3d72b4a61e594496a6c358f5a27434de.png

就用过年时司空见惯的事情来举例说明:

作为父母都想要孩子能够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而礼貌的孩子当然会为自己加分。所以父母都想要孩子能够主动和人打招呼。

言传的方式:宝宝,快叫“爷爷好”“奶奶好”“叔叔好”“阿姨好”……

身教的方式:妈妈模仿孩子的口吻:“爷爷好”,宝宝自然而然就会脱口而出“爷爷好”……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14/a58cbaeecb5f4034b8e2181d427af5a3.png

在教授孩子认字这件事情上来说:

与其天天拿着卡片对着孩子说,这个字是“妈”,“妈妈”的“妈”;

不如在和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常常指着上面的图片和文字配套的地方,直接说“妈妈在浇花”;

不必特别地指出这个字就是“妈”,而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够把“妈”这个字和发音配套在一起了。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214/ea0b2db3dd14436eac6037b6f89bdbf2.png

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之后:

与其直接拿着说明书自己组装完毕后再给孩子,不如带着宝宝做示范:“宝贝儿,我们这样来试试!”

之后就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来反复操作、反复调整,在他没有求助的时候,就没必要出手帮忙,更不要在他身边喋喋不休的指导,“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也就是失去了自己动手寻找答案的乐趣,也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动力。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214/d57ff3b8a9a5470897f7d54c82b2a00a.png

所谓早教,

是教给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教给孩子具体有多少的知识;

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能够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有足够的专注力;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自我调整,用爱和尊重,诱发孩子的自省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说实话,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家长不厌其烦地“教导”中失去的,这是因为当孩子习惯了这种“被教授”的思维方式,一旦没有人再教,孩子就没有了学习的方向,也不会学习了。

而我们,谁又能跟随孩子一辈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