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刚出生时,占据身长1/4的“大头”,可是重点保护对象啊

(2020-07-19 14:12:00)
标签:

育儿

分类: 沫沫话育儿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719/4b438455e8544cbc90351cce235dfc6a.jpeg

昨天,群里有位朋友私信问我:

她家“猪队友”和刚满月的宝宝玩的时候,没有支撑好孩子的颈部,一不留神让宝宝的大脑袋重重的“闪”了一下。

孩子当时好像吓了一跳,随后就开始嚎啕大哭。不过很快自己就接手抱过宝宝,亲亲、哄哄、又让吃了几口母乳,孩子不哭了。

现在宝宝睡着了,她却开始无尽的担心,会不会这一下让宝宝的脑袋或者颈椎有什么问题?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719/f14396d8b92e46468db07e700993f591.jpeg

我家小宝在头部还不能完全抬起来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

当时是照顾宝宝的姑姑把小宝递给我,而我一手正好拿着水杯,另外一只手去接小宝,然后就是一个不留神,让小宝的小脑袋重重的向后闪了一下。

我当时把手里的水杯都甩了,直接托住了小宝的脑袋。不过,当时他睡得正酣,似乎整个事件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他继续在我的怀里睡得香甜。

后来在自责之余,想想也是,整个过程大约2秒钟的时间,他感受不到也是正常的。

随后我依旧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他两三天,奶照喝、笑声正常、哭声也依旧……我才彻底放心下来。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719/a678f64c4fd24d6fa8ed81ba6b7b6e6a.jpeg

天下妈妈的心情都一样吧!

看到怀里这个软乎乎、肉嘟嘟的小宝宝,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最好的一切都给他,来换他一笑。若是不经意做了什么不太对的事情,就会产生各种莫须有的担心和忧虑,甚至自责。

就拿抱起宝宝这么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来讲吧。

前段时间有位爸爸抱宝宝的别扭姿势走红网络,好像是易碎品一般,左右不是。其实,但凡抱过新生宝宝的人看过之后,一定是在大笑之余,很有感触,就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719/8bc6f39bcce64356aa1751319bafdc4e.jpeg

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头大、头重、骨骼的胶质多,肌肉还不发达,肌肉力量较弱。

在宝宝出生6周以内,宝宝的颈部是完全没有力量的。如果从胸部抱起孩子,孩子的头部瘫软、无力,会向后面耷拉下去。

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1~3月龄的婴儿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因此,抱1~3个月的婴儿的姿势是很讲究的,关键是要托住婴儿的头部。

1~2月龄的婴儿,主要是平抱,也可采用角度较小的斜抱。

平抱时让婴儿平躺在成人的怀里、斜抱时让小儿斜躺在成人的怀里。不论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只前臂均要托住婴儿的头部,另一只手臂则托住婴儿的臀部和腰部。

对于易吐奶的小儿则应采取斜抱,这样可防止吐奶或减轻吐奶的程度。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719/8ac00b1ddd1346b3b3dd7f3dd696190c.jpeg

3月龄的婴儿,若是拉住宝宝的双手就能将孩子拉起,不需要任何帮助,宝宝自己保持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

所以可以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时宝宝向上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

若是采取直立抱时,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

一种直立抱姿势是婴儿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拦住婴儿的胸部,让婴儿的头和背贴靠在成人的前胸;

另一种直立抱姿势是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部,让婴儿的胸部紧贴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抱婴儿既要注意保护好婴儿,还要抱得舒服,同时使婴儿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动作要慢要轻。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719/1679a6e7a8f34fe6b89420b7ae2f06dd.jpeg

另外,有些妈妈可能会比较心急,想要训练宝宝早点抬头。

其实,宝宝过早、过晚抬头,都是不正常的,顺其自然才最好。

过早抬头可能是宝宝的肌肉张力过大造成的,不符合成长规律而过晚抬头并且伴随着握拳、拇指指向手心等动作,也可能是宝宝的健康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因此,遵循宝宝抬头的发展规律,尊重宝宝抬头的时机,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盲目等待。

通常到了6月龄之后,孩子的头颈就会非常结实,能自我控制,可以从床上抬起头,看自己的脚趾。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719/ee5997e1e8894cf0989eedb0b7a8a99d.jpeg

至于在宝宝尚不能抬头时候,父母的偶尔无心之失,倒也不必过于惊慌失措,先认真地观察宝宝,只要没有其他的异常状况,正常吃喝笑闹,正常拉尿打嗝儿,就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前车之鉴要牢记在心,下一次要认真规避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