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是以铜红料为着色剂的釉下彩品种之一。因其对窑室中的高温还原气氛要求十分严格,所以烧成难度大,成品率较低,传世品稀少。

青花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高40厘米,口径11.2厘米,底径11.2厘米。器型硕大,全身满画,分别用国产青花料和釉里红绘制了七层纹饰:口沿内利用铜红料绘三只柳叶;颈部分别利用青花绘轮廓、用铜红料填实的一周蕉叶纹;其下绘一半青花、一半釉里红的一周钱纹;肩部绘青花绘叶、釉里红绘花的缠枝莲纹;腹部主纹饰绘釉里红绘三爪龙和宝珠,青花画斗云的云龙纹;其下为釉里红绘制的卷草纹;底足部绘青花为框、釉里红画内部纹饰的仰莲纹,画面密密麻麻,繁而有序,主题突出,可以称得上是精品之作。

玉壶春瓶的青花钴料应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局部有褐黄色锈斑。釉面开片,经泥土侵蚀成土黄色细纹。局部经高温烧制有凸起,釉面不平。底足为宽圈足,挖底较浅,器底留有螺旋纹,有火石红。
釉里红发色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难于控制的还原气氛对于氧化铜料发出什么样的色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同样的青花釉里红,同一窑炉里烧制的瓷器,会因瓷器摆放的位置不同而呈色不一。即使是同一器物,也会因为接受的还原气氛不一样而在色阶上存在微妙的差异。本玉壶春瓶的釉里红呈色可大致分为四种:
足部的仰莲斑纹和卷草纹,发色接近鲜红。
腹部的苍龙宝珠和肩部的缠枝花卉纹,发色近黑红(从图一可看出,龙头和另一侧面的龙尾部分也有细微的色差)。
颈部的焦叶纹,发色接近深红。

口沿内的柳叶纹,则发色黑灰。

综上所述,足见青花釉里红发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的珍贵也正在于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