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拳与致柔拳社

(2009-01-25 19:45:27)
标签:

杨式太极拳

文化

历史

体育

杂谈

分类: 太极历史

中华文化宝库中,太极拳源远流长。上朔二千多年的太极文化,老子、庄子等都对太极拳术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史尊张三丰为太极传授之祖宋时张三丰及武当道士,观“鹊蛇争斗”顿悟始创太极拳,并以老庄学说为拳理思想,循阴阳之理以为法,采虚实变化而为用,融会贯通了道家清静无为、不争谦让、养生全形的教义及凝神专气的修炼方法,在技击上以静以制动、深以测浅、柔以克刚、后发而先至为风格特点,在养生上修炼,纯任自然,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遂成瑰宝之太极拳。自古以来,得此术者,如获至宝,不轻易传人。且门内又有“骨柔质脆、心险、好斗、狂酒、轻露”者,均不可传之戒,故自张三丰创拳以来的六、七百年间一直处于秘传。

后山右王宗岳将太极拳由单式连贯为拳架套路,把祖先口传的秘诀整理成文字,保留下来,避免了太极拳失传的可能。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河北广平人杨禄禅,师从河南温县陈长兴,历尽沧桑终得太极精微,又经杨家祖孙三代(杨禄禅、杨健侯、杨澄甫)不断改善,至杨澄甫时确立了现今流行的从容大雅、行云流水般的杨式太极拳。

二十世纪初,杨澄甫教出了一批名家,且多是外姓弟子,如陈微明、牛春明、田肇麟、武汇川、阎促魁、李雅轩、董英杰、郑曼青等,这些先辈都为弘扬太极拳术作出了贡献。尤以湖北浠陈微明为著。微明先生乃清末进士,曾任清史馆纂修,为“强国强种”,他弃文从武,1915年师从孙禄堂学习形意八卦。1917年又师从杨澄甫习太极拳、剑达7年之久,历尽艰辛,终得太极精髓。1925年春,微明先生在上海创立致柔拳社,首开普教之先河。并征得杨澄甫先生首肯后,把杨家进代相传的太极拳艺整理成文,如《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以及《八卦擒拿图》,均为太极拳之经典之作。

林炳尧先生,浙江鄞州人,1942年师从微明先生学习太极拳,为入室弟子,得太极真传。1988年5月,林先生为继承恩师遗志,与夏征农、顾留馨等复立致柔拳社,被推选为复社后的致柔拳社社长,顾留馨为名誉社长。在八十年代初,林师还年年来家乡宁波,亲自寻觅太极拳可教弟子,李康年、高载君、林国富、曹大华等一批弟子、学员先后得到林师授教,历十余春秋,均有所得。1993年10月,在林师指导下,宁波市致柔拳社成立。1995年,在宁波举行纪念致柔拳社创立七十周年大会,上海、日本静岗致柔拳社同仁来甬参加纪念活动。为弘扬传统太极拳术,林师积50余年练拳之体会,著《杨式太极拳架详解》一书,于1997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印行了第三版,日本、台湾也相继再版。由于林炳尧先生之言传身教,杨式太极拳在沪、甬两地得获真传,并影响国内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