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烹饪 Chinese 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2013-01-08 17:00:15)
标签:

haollee烘焙课堂

美食

烘焙

中国烹饪

杂谈

分类: 媒体报道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李浩(haollee)高级西餐厨师,西点艺术讲师,西餐艺术家,美食专栏作家,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西餐艺术专业,拥有英国餐饮艺术最高级毕业证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甜点师高级证书、新西兰国家级西餐厨师证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高级西餐厨师证书。2009年回国创办“李浩西点艺术(北京)工作室”、“haollee烘焙课堂”,并在国内一些知名杂志和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担任特邀栏目主持推广世界美食文化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所谓“艺术都是相通的”,这句话在李浩身上得到了正宗诠释。


    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李浩从小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功底。为了实现成为一名真正画家的梦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背着画夹,穿越西伯亚,奔往俄罗斯,列宾的俄罗斯,托尔斯泰的俄罗斯……


    那时候,李浩大概没有想过,在走遍万水千山之后,手中的画笔会变成各式烹饪工具,画布也变成一张张餐盘——“西点艺术也是画,都是艺术。只不过把它烘焙出来了,虽然不能像画一样保留。” 


 

    身份转换的契机是在“魔戒”的故乡新西兰。


    人在异乡,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在西餐厅打工时,李浩凭借东方人特有的辛勤和吃苦耐劳,赢得了主厨Garry的青睐,引他入行,从帮厨开始做起,逐渐热爱上了烹饪。李浩说,“Garry是我这么多年遇到的唯一一个可以用脑子记住所有菜谱配方的人,每一种配料多少克,他全都可以说出来。”后来Garry将自己拥有的许多独家配方教给了李浩,李浩整整记了两本菜谱配方,至今还保留在身边。


    为了得到更大的提升,李浩辗转于不同的名餐厅,跟随名厨学艺,一路做到副厨、主厨。一个西餐主厨需要全面掌握主菜、甜点、冷菜的制作,因为自小喜食甜点,李浩将自己的兴趣点聚集在了西点上。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他其实是一个学院派,“西餐主厨也很少有像我这样一直读书的”。在没有放弃打工的同时,李浩开始进行系统的西餐教育,在奥克兰理工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接受了来自德国、瑞士和英国的知名教授高超技能的严谨培训,从初级一直读到顶级——法式甜点和西餐艺术两个专业,成为新西兰第一届有大学学历的高级西餐厨师和高级西点师,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英国西餐艺术最高级证书、新西兰国家级西餐厨师证书、新西兰高级西点师等证书。


    毕业之后的李浩,任职于一家当地的高级西餐厅,专做餐后甜点。这是一段压力与动力并存、创意与创伤齐飞的时间。餐厅每天都要推出一款新品,每三个月更换全新的甜品菜单……曾经的艺术功底此时发挥了作用,李浩从多位名厨那里学得的手艺也令他在味道、造型、营养搭配方面有着独特的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政经界人士都是他的常客。 


    回想那些年,李浩说:“伴随着压力的是经验和收获,期间我也积累了大量甜点设计的点子。甜点的创新,不仅仅是对它的外表,食物的组合、口味、结构、装饰和盘饰各个方面都要达到完美的平衡,所以常常有人说,西点师是西方烹饪行业中难度最大的职业。”


 

    在国外生活的时候,李浩曾经利用家庭厨房做过烘焙教学,但学员多数都是金发碧眼,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回国,把技能教给年轻人。“国内的烘焙行业跟国外相比还有差距,甜品没那么简单,做甜品从来都是艺术,也是生活理念。因为要加入太多艺术元素,色彩、装饰、组合、摆盘,甚至都不单单涉及绘画,它更是一种感悟,对文学、艺术、音乐甚至见识,都会影响你的思考,我想把技能教给更多国内年轻人,包括创新美食的技能。”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有想法,也有执行,200910月,李浩的“欧式家庭西点课堂”在北京开课。刚开始,学员多为家庭主妇,但渐渐的,彼此都不适应。学员们觉得,自己只是业余玩票,用不着学得这么专业、系统,她们甚至为李浩感到可惜,大材小用了。他本人更是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2010年下半年,李浩及时将课程做了调整,针对那些想自己开店但找不到地方去学的人群设置课程,“西点特色创业班”诞生了,且一发不可收拾,立刻获得了市场的响应,天南地北的中外学员聚集在这里,接受这个看起来就严谨、严苛的光头老师的训练。据李浩的统计,学员中有60%是学艺术的,他笑称与自己“臭味相投”。两年多来,已经有两百多名学员拿到了毕业证书,其中三分之一已经成功开店,有的在京城已经打响了名号,有的在家乡的小县城已经开了六家连锁店并建有几百平方米的中央厨房,还有开设各种特色小店、网店的……


    烘焙热是近几年的一个社会热点,这也是烘焙课堂能够成功的大环境。李浩认为,“现代西点和烘焙是结合了技术,知识和艺术、时尚的行业,无论培养学徒或者学生,都要严谨和自由相结合。在技术原理,操作方面要非常严谨,不允许犯错误;但是在创意、装饰、味道组合方面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甜点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但绝不是数理化的科学实验!”


    李浩希望做一家自己的蛋糕店,既可以展示作品,也能够为学员们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李浩语录(摘自李浩新浪微博@haollee


·好的甜点真的可以刺激你的神经。


·手感,是西点师、面包师所具备的必须特质,虽然西点是建立在科学、营养健康、量化和标准化基础上的特殊技能,但并不是完全依照配方就能做好。制作中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手感,才能做好西点和面包。


·一个人一辈子可以做许多事情,但是若是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必须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想要成为一个大师级西点厨师,首先应该思考几个问题:我想这样做?这是什么?你有对西点的激情吗? 


·尊重食材,尊重烹饪方法和技巧,在味觉和视觉方面做出改变是创新和创意的新概念。


·西点师没有犯错误的机会,西点师很少有机会来纠错。因为西点是建立在量化基础上的科学烹饪方法,比如打发过度、烘焙过度、凝结不到位等等错误是无法弥补的。这就是西点的教学为什么要如此严谨的原因,而培养一位好的西点师很不容易。


·对优秀的国外西点师们而言,技术已不再是难关,最大的挑战是创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时尚、艺术、设计、建筑、绘画都死缠在一起的时代,美食尤其是西餐厅甜点Desserts,已经变成为“可视的艺术、可食的艺术了”。


·学习西点最难的是什么?不是技术,不是技巧,不是装饰,而是口味的组合!因为文化、历史和饮食习惯的巨大差异,中西方饮食的口味非常不同。在美食无国界的今天,互相引进和吸收、互相包容的今天,互相学习尤为重要。很多海外西餐厨师也在烹饪中努力学习融进中餐的原料和口味。

 

(文/王者嵩 图片提供/李浩西餐艺术(北京)工作室 )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中国烹饪 <wbr>Chinese <wbr>Cuisine》2013年1月——“李浩和他的烘焙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