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所感——慢慢地画
(2013-02-06 23:10:57)
读红楼梦所感——慢慢地画
我读红楼梦读过好多遍,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读书需要细细地品读,才能读出书的滋味,让我幕然有所得。
我今天读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就是诗社的几位讨论画画的事,下面有两段,打动了我的心灵。
李纨道:“我请你们大家商议,给他多少日子的假.我给了他一个月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林黛玉说明了一个画画的原理,“慢慢的画。”宝钗也是一位很有悟性的人,深明白林黛玉话的含义,她认为“又要照着这个慢慢地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我也感受到了这个慢慢的画的妙意。
林黛玉说出了一个不只是画画要慢慢的画的道理,而是做所有事情,都需要慢慢做的慢功夫。
读书写作或做所有事情,都是慢慢地做成功的,并不是快速做成功的。
慢慢地做了,心才能静下来,没有想到要做得多么快,反而在静静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想要达到的境地之中。
我在读书方面,总想尽快地多读一些书,越想快一点读书,反而读得很慢,常常不能真正静下来读,不能很好地理解书中的意味。
我试着用林黛玉慢慢地画来读书,没有一点急切之心,像看电影利用慢镜头的原理一样,反而能把书中的句子细品体味,比快速阅读收获的地方更多。
周汝昌红学专家讲这个化字的时候,也说到了做学问,要有一个化的过程,比如说文化,不是说短时间就能形成文化的。没有化的过程,不论那一方面的事情都做不好的。
学习书法,学习音乐,学习任何一门技艺,只要慢慢地去学去练习,才能深达到一种境界之中。
前不久,看湖南电视台采方杨钰莹时,她说到了人生要快乐上进保持一种期望的心情,她也说了“关键是慢慢地找,关键是慢慢地找。”她深得这句话的妙趣。
我以上读红楼梦时,到过四十二章,却把林黛玉说过这句慢慢的画,可能是当时读得不细,呼略过去了,可是这一次读时,这句话跳到我的眼中来,细细地体会一翻,我深知了这句话的妙趣。
我再不为我的人生梦想能否实现,而是只要我去开始向梦想的地方慢慢地开始起程。
比如读一本厚厚的小说,不要怕读不完,而只要慢慢地去读,慢慢地去读,不要有任何功利之心,让自己真正静下来,去和书中的人物感应。
学习写文章时,让心真正宁静下来去写,不怕发表不了,不受任何束缚,真正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去抒写内心。
村黛玉慢慢地画,实际上内含着一种静的智慧,人只有静下心时,才能体会到一种真正的人生智慧,静中得慧,慧中得灵气。
人心造境,假如前方有一个美境,那么,先把心静下来吧,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前行,也许不知不觉地就到到了那个地方。
宝钗谈读书
红楼梦四十二回,有一段林黛玉和宝钗交流读书的事,林黛玉是一位懂读书的人,她本人极有诗情,可是这一章中,宝钗在谈到读书的体会,还要比林黛玉高。
宝钗认为男人读书主要是为了明理,“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的好,何况你我。”
宝钗对林黛玉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要宝钗看来,“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为了为更多的人服务去读书,并不是为了个人那点私利去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脍灸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才对.。
这有把书把书糟踏的一类人,我想我也算其中一份子,想自己读过很多好的作品,可是很多时候,对世界的认识,把个人得失想得很多,对一些事情总放不下来,这不是把书读糟踏了吗。
读书就是为明理,明了书中的理没有,明了,照它去做没有,这都是要反拷问灵魂的。
宝钗还强调了,看书看正经书,看正经的书真能够移情,这就是说读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性情的,能把自己一些不好的认识通过读书能所提高的,归回于人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之中。
读宝钗谈读书这一段时,书中写到林黛玉听了“暗服。”我也是暗服宝钗。
我想一位真正热爱读书的人,一定要从书中明些正确之理,对人生有一定的启发,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有一定的心变,调动起内心的正能量,通过读书,让自己有一点点进步,一定要对得起所读的书,不要糟踏了书。感到自己离真正的中国读书人距离很远,那就对自己说,不灰心,继续真正去读书,读书明理,寻找到人生的真理,寻找一定能寻找到的,对此,我是很有信心的。
经过
读红楼梦,就是写刘姥姥二时荣国府,府里经的确待她很好,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都让她亲自经历了一翻。
第四十二章,开始有这样一段:且说刘姥姥带着板儿,先来见凤姐儿,说:“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虽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我最喜欢刘姥姥说的一段话,核心的词就是经验了,她得出了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怜贫惜老师照看她。
这给我一种思考,就是人的感觉感情从哪里产生来的,从经历中产生的。这个给爱好写作的人提供了一种获得写作素材的范例,为什么有时候会有写不下去的时候,那就是从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从一些经历的小事中体会,真是写不完的。
今天下午,我坐在床上读红楼梦小说。
爱人上街回来后,和女儿包饺子。听到了爱人剁饺子馅的声音,还闻到了在馅子里放佐料的香味。虽然不想浪费时间,想多利用时间读书,因为好久没有吃饺子了,心中隐约地发出一种信息,渴望能吃上爱人包的饺子。
当我还觉醉在读书中时,听到爱人喊我:“下来吃饺子。”我速地下应床,到了客厅。
爱人在小桌上早为好舀好了饺子,还有她自己和女儿的。
爱人给我说:“每人吃十个,晚饭不要吃得太饱。”
我端起爱人给我舀的饺子吃起来,咬了一口,一种饺子的香味,就把我给折服了。
我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好吃的饺子啊!”
十个饺子,很快就吃完了。
爱人和女儿都适可而止。可我还感到有些不满足的感觉。
爱人笑眯眯地问我:“还想吃吗?”
“想!”
“想吃了,再下十个。”
爱人让我去厨房重新把电锅插好电,锅里倒上合适的水。水开了之后,我下了十个饺子。
煮熟之后,我舀到碗里。这十个饺子吃完之后,感到了一种吃饺子的感觉有所满足。
爱人问我:“这一次怎么样了?”
我笑着说:“要叫我放着肚子吃,还能吃四个十个饺子都没有问题。”
虽然这样说,还是刻制住自己了,原因是晚饭不能吃得饱。
想好多次路过东岳路一家饺子馆,馆内吃的人很多,我站在窗外问一位女服务员:“饺子怎么买?”
“二十五元一斤。”
我一听吓了一跳,就收回了这吃饺子的心。
今天晚上,吃到了爱人亲手做的饺子,我没有付出一点劳动,全是爱人付出劳动包的,我是在享受爱人的劳动成果。
我吃到了爱人为我包的饺子,也感受到了爱人对我的那份关心,以后,要常常想到爱人对我的关心的小事,也许这样时,感受到了自己是一位世界最幸福之人。
前一篇:给天国的母亲送上过年的礼物
后一篇:巧字的感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