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普凡小说两篇——《光荣牌》《配角》
(2022-03-12 09:35:04)
标签:
小说和平作协普凡王金萍 |
分类: 小说 |
读普凡小说两篇
——《光荣牌》《配角》
我没写过小小说。
大致知道小小说写作规则:故事情节简单,但要在不多的文字中,写出发人深省主题。这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角度新,二是结尾给人颠覆性的点题。
基于这两点,说说我看《光荣牌》《配角》的体会,也不见得对。
《光荣牌》,热血可见
这个小说初看,就是领导在政策趋动下,列出很大的阵容,去慰问贫困地区烈士家属的事。在慰问程序和过程中,也是我们平常见惯的样子:送慰问金、慰问品、慰问流程拍照、突出主要领导慰问形象等等。情节推进,看似平常。如果照此脉络推下去,很容易流于感谢类小说。但这绝不是成熟小说家所为。作家普凡选择在此落笔,一定是有他斟密考量,是要让我们看到他的新发现与新思考。
果然不负所望。
亮点来了。
结尾明伢爹,特意把光荣牌抱进怀里,并说,这上面有咱明伢的光。
这个结尾,让人心头一颤。
而这束光照出的,不仅仅是整个社会曾经对英雄流血的漠视,又照出对英雄亲人流泪的关怀缺失,这些问题的汇聚,直接导致英雄亲人心理问题的出现,比如走不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忧郁成疾,乃至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此时再回味小说一步步地交待与推进,在看似平朴淡然的表述中,其实暗含了精心,埋设了伏笔,其隐性的锋芒,读来让人惊心。比如村长说这土屋比较珍贵;比如面对慰问品慰问金乃至来慰问的人,烈士父母没有表情,茫然安静;比如烈士父亲不让把光荣牌放在神龛,包括那落土的门框,多洞的墙壁,无不表明着关怀的迟到,以及明伢父母难走出失子之痛的境地。
所以,本篇小说写作高明处在于,没走唱赞歌的俗套,没落明贬的死穴,巧就巧在以烈士父亲心理疾痛,把这两厢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人读来时而明快时而伤感,过后又对主人公明伢爹,如何调节心理,社会如何给予干预、疏通,如何提供以及保障他们以后的生活,丛生牵挂。
作家在完成这样一篇不走寻常路的作品时,其中运用的层次感,也清晰分明,如人亲见,如明伢爹开始时对待慰问的漠然,中间阻拦慰问人员把儿子变成神而担心儿子真的离去(明伢爹把光荣牌,其实就当成了儿子明伢)现出的激动神情,最后到抚摸光荣牌(明伢化身)的真情爆发;而与主人公相对的县长,从他出发、到来以及站在烈士家属前的尊贵,他要走到烈士父亲前列行公事的踌躇,握住烈士父母亲手有真有假的表演,到后来体会到烈士亲人生活的艰苦而引发的思考,这些处理的手法都很高级,还有村长说话时划动空气的手,县长出门时挺了会儿腰等,有表征有意象的语言,都为本篇小说增色不少。
学习了。
有生命的《配角》
《配角》这篇小说可谓轻松好读。但读后却发现作品涵盖的信息量之大,从细小的事物中所折射出真相与真意,却让人接之不暇。读到这点也明白了,作家在这里选择的手法是以小博大,尤在其轻松笔调下,看似轻言款语,漫不经心,当你想开去却细思极恐。这里包括对配角这个概念的正反类比及多时空、多角度的挖掘,直至反映出何为主角以及如何对生命的珍重。
作为配角儿的绿植花卉,马总和狄主任是做足了文章,作为领导的马总看待这些高贵的花卉,他给下属以足够的言外之意,那些或忠诚或提拔的暗示,足以搅动狄主任有升迁欲的芳心。
而狄主任也有自己的心思,他遵循领导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的原则,搞了一个铺陈强大的招聘会,可是结果,却把自己的舅舅招了进来,这些职场操作技巧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并反映出现实社会,也有许多的狄主任存在。而他更清楚,养护好这些绿植就是在培植自己的升迁之路。在这方面他是尽心的,他是用心的,而招聘进来的舅舅,恰好是个懂技术,懂植物生命的高级养护人才,专门制作浇水用具,然后适度细致的栽培,把那些花卉当成生命尊重,这样一来,狄主任的配角路走的可谓一路顺风顺水。
可狄主任的眼界还是不算宽泛,他没明白,马总培育及培植的配角儿,可不单单只他一个。而当狄主任看到马总对着花卉微笑时,还以为是自己的功不可没。直至他们都以为皆大欢喜既将来临时,马总进去了。
这时,看似一团和气的职场,人们的人性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过去口口声声是配角儿,挖空心思、花样取悦、地地道道做好配角的狄主任,在马总大难来临时谈“马”色变,避之不及。
那些也围着领导转员工们,看到上锁的马总办公室,顿一下也走开。
这是十足的配角儿翻转。
马总无人近,对配角花卉更表现出十足的漠视这个配角没用了。
只有那个老辛,当马总和狄主任都各怀心思把高贵的花木当成人生进阶的配角时,懂花卉技术,又勤于钻研养护技术的老辛,始终如一地待花木以生命,并持敬畏心地以管理。它们才是老辛心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儿,而他自己才是使其繁茂、葱茏、秀妍的配角,而且,无任何他图地当好配角。
读到小说最后,当老辛得知自己外甥那儿没有马总办公室的钥匙,他会想到缺水缺管理的高贵花卉们,或者说在他心里根本不把它们分贵贱,他只担心这些生命若再不管理,可能就无法存活,有这样担忧的老辛,他会不会另想他途进屋,让干枯的花卉起死回生?
我想他会的。
他给我们变幻莫测甚至有些晦暗生活,以定力以光明。
此时的老辛,才是浇花浇根的绿植配角,是对珍爱一切生命的主角。
而这时,这些配角花卉也有了另一层隐喻,业已落难的马总在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职场,在位时的前呼后拥,人们的假意奉迎,到这时都比不上办公室的配角绿植花卉,竟没有一个像老辛这样的人,对他惦念,给他友情。这时,小说给人的启迪是,无论职场还是生活,有任何附带的都是逢场作戏,而与人交往还是要真诚以待。
俗话说,一千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足以想见仁者见仁是常事。这样也能让我找个借口——我读之我见。
高论在他处。
我都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