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泛爱众之二:多道人长,少揭人短

(2017-03-19 11:03:15)
标签: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心理

作者: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泛爱众之二: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他是一个非常重友情的人。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未因为自己的地位变了而忘记以前贫困时的朋友。登基那天,他把自己的好朋友严光请到了洛阳。他知道严光很有才华,便想让他当大官来辅佐自己。他把严光请到皇宫,热情款待。两人畅谈到深夜,并睡在一张床上。但是严光不想当官,刘秀尊重严光的选择,送他回故乡种田去了。

《弟子规》的泛爱众篇说道:“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意思是说:“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对于正在忙碌的人,我们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身心欠佳的时候,我们不要用闲言闲语干扰他。”《弟子规》讲的这一段,正是刘秀所实践的。刘秀身为帝王,不忘故友,甚至不勉强他人、叨扰他人,确实值得人们称颂。也许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才帮助他成就了自己。

“泛爱众”字面的意思是:广施爱心对待社会大众。而我们知道,只有善待他人才能让别人也喜欢自己,以更好地在人群中立足,因此《弟子规》中的这一部分说是“爱众”,其实是教孩子们如何与社会中的他人相处。

​泛爱众篇还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意思是说:“对于别人的缺点,我们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努力行善。到处说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得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单从字面理解,有人会质疑,这是教育孩子们只对别人说漂亮话吗?其实不然,这段更着重于让青少年多讲到他人所长以促进他人出现更多积极的行为。而少在众人面前揭人短扬人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要做到“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意思就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劝,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和事业都会受到损伤。”朋友之间私底下指正,不仅是互相促进,而且这种方式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起到效果。

其实对于子女的教育,也遵循这一原则,即:多在他人面前指出他良好的行为或表现,以促进这些积极的部分更多地被展现出来。而对于孩子的问题,要关起门来教训。这样做,孩子就不会因为在别人面前失掉自尊而对家长反感,教育起来也更容易接受,更见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