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生命时报》育儿版:凡事代劳,孩子难成长(2014.1.28)

(2014-02-09 13:03:19)
标签:

爱家心理

马健文

汕头

儿童

心理咨询

作者: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马健文


    最近,朋友一脸愁色地问我:“我孩子今年刚上初中,这才没几天,我就替他去学校送了3次书包。这么大了还不让我少操点心,这以后咋办啊?”我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说孩子没有责任心,很难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总等着父母去帮忙。然而,父母们却没想想,孩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

 

  中国的家长喜欢包办,从小就替孩子筹办好一切,从找好衣服放在床头,到做好早饭喊孩子起床,再到帮孩子收拾书包,送孩子上学……原因多半是孩子小,怕“累”着他,担心“伤”了他。可这些事情本是孩子该做的,父母全然不顾地一手揽过来,刚开始时,孩子还会“反抗”,还会对父母的“干涉”表示不满。然而孩子慢慢发现,有父母替自己收拾书包、计划时间、准备衣食,自己啥也不用操心,其实也挺好的,于是干脆就懒得想、懒得做了。更重要的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父母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替他解围。就这样,在“爱”的庇护下,孩子原有的热情、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被削弱了,责任也悄悄地发生了转移。孩子不再认为这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责任意识也减弱了。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马上停止自己的“替代”行为。比如小刘,应该让孩子自己回家拿书包,哪怕孩子不高兴也不要心软。每天晚上要求孩子整理好书包再睡觉,养成有责任心的好习惯。可以说,父母感觉越轻松,孩子的成长就越好。如果家长在养育孩子上感到劳累,那多半是教育思想和行为出了问题,喜欢越俎代庖。因此,家长在教育中,不妨让孩子走在前面,自己发现他的路,享受成长的乐趣。家长则要在后面跟随孩子,只有当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

 

更详尽信息请查阅“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4-01/28/content_138459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