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汕头都市报》发表爱家咨询师的心理电影《心灵捕手》影评(2012.12.28)

(2012-12-28 15:44:35)
标签:

爱家

心理

汕头

影评

都市报

作者:翁卓祺

作者简介:毕业于肇庆学院心理学系,执业心理咨询师,爱家心理咨询师。

    《心灵捕手》是一部很经典的,反映人本主义这一心理治疗哲学理念的心理电影。咨询师以平等、尊重人性的态度,试图捕捉心灵的微妙,藉此与来访者的内心深处来一次坦诚的对话。

 

    问题少年威尔顶着“数学天才”与“多重犯罪前科”两个截然不同的标签。为了帮助他回到生活的正轨,数学教授蓝勃安排了咨询师尚恩为他做心理辅导。在此之前,威尔就已经接受过好几个咨询师的访谈,但没有什么效果。

 

    尚恩有一句台词点出了咨询的核心,“若来访者不信任你,就不会坦诚相对,治疗对他们来说就毫无意义。”

 

    一个咨询的良好开端,在于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良好咨访关系。前几个咨询师都用有色眼镜看待威尔,使得威尔对这样的质问采取了强硬的防御措施,所以都半路夭折。而这次见面,尚恩就用他有底线的包容接纳了这个桀骜不驯的少年,让咨询有继续的可能。

 

    “心有多软,外壳就有多硬。”正如第二次咨询,在湖边,尚恩说,看着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只看到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在受虐中长大的威尔变得偏激、多疑,对各种亲密关系非常抗拒。在与女友哈佛史凯兰恋爱以后,虽然他是爱着史凯兰的,但他的内心太柔软太脆弱,脆弱到他必须用厚重的外壳来武装自己,防止史凯兰,或者外界各种未知因素对他造成的伤害。而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帮他卸下厚厚的防御武装,承认、接纳自己的软弱,自己在过去的岁月里所受的伤害。

 

    第七次咨询,威尔终于尝试着将自己的受虐经历呈现给尚恩;但仍使用旁观者平淡的语气冷静地讲述,仿佛那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

 

    听着他言语上的防御,尚恩向他走近了几步,认真地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看了看尚恩,目光又很快溜走,“是的,我知道。”

   “看着我,孩子”,威尔又走近了一步,“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撇了撇嘴。

    “这不是你的错。”

    威尔咧开嘴,“我知道。”

    “不不,你不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嗯,我知道。”威尔已经坐不住了,开始站起身。

    “这不是你的错。”“好的。”

    “这不是你的错。”“……”

    “这不是你的错。”“别整我。”威尔的表情开始扭曲。

    “这不是你的错。”“别整我好吗?”威尔愤怒地推开尚恩。

    “这不是你的错。”尚恩摸了摸威尔的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终于忍不住,扑到尚恩怀里泣不成声……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咨询片段。10个“这不是你的错”终于让威尔的心理防御彻底崩溃,哭泣中的他也终于明白,自己这么多年的自卑困扰,是因为自己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段痛苦的经历,不肯接受它、不肯放下它,才会形成一个看似解不开的心结,做出许多冲动之举。

 

    最后一次咨询结束,威尔决定去加州寻找他心爱的女孩,尚恩也在咨询中接受并放下相伴18年的妻子离开的事实,准备去亚洲旅行并邂逅自己的另一半。来访者在咨询师这里发现问题、勇敢面对问题并开始解决问题;咨询师也在来访者身上读到了一些自己缺乏的品质并开始改变。助人自助的完美结局。

 

    影片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心理学界人士和众多影迷的追捧,并一举拿下奥斯卡奖、金球奖等众多知名奖项。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遇到类似的内心挣扎,与其选择躲避自卑的侵扰,不如像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用孜孜不倦的追求来超越自卑,实现自我。愿每个人都能放下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负担,轻装上阵。人生坎坷,何妨吟啸且徐行;斜照微冷,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详尽内容请查阅“大华网”:http://www.dahuawang.com/dsb/html/2012-12/28/content_38699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