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是一种非常好的排毒方法

(2009-06-22 15:14:57)
标签:

情感性

处方

眼泪

毒素

佛莱

美国

健康

分类: 健康类
人类学家发现,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达尔文认为,哭泣时,眼睛周围的微血管会充血,同时小肌肉为保护眼睛而收缩,于是导致泪腺分泌眼泪。对于人体来说,眼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副产品”。

  美国人类学家阿希莱·蒙塔戈的观点与达尔文截然相反。他认为,流眼泪对人体大有好处。这种益处影响了人类的进化,因而能通过自然选择被人类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人类会流泪是适者生存的结果。

  蒙塔戈举例说: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这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黏膜不被细菌感染。观察表明,没有眼泪的干哭,很容易使鼻咽黏膜干燥而受感染。

  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蒙塔戈的观点,相信流泪行为对人体具有益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从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对流泪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两类。5年时间里,佛莱的统计表明,一个月内,男人哭泣流泪的次数很少超过7次,而女人则在30次以上。

  晚上7~10点,同家人亲朋相聚,或者在看电视时,是情感性流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佛莱用特制的小试管收集受试者的眼泪,对眼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他发现,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而反射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少。在这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中,有一种据测定可能是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根据这一结果,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毒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通过流泪排出,留在体内,将对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泪排泄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对健康有益。

  然而,通过眼泪排出的究竟是什么成分的毒素?眼泪中所含的又有哪些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它们是如何产生,怎样代谢的?这些连佛莱本人也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能帮助人们判断佛莱的学说是否正确。

  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的感觉会比哭前要好了许多。

  研究发现,喜悦的泪水量大,味道很淡,而悲伤、愤怒的眼泪则水分不多,味道很咸,原因在于受刺激的是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因此,悲伤时,流出泪水,有利于健康。

  科学家还发现:眼泪是一种要求别人来拥抱和安慰哭泣者的明显信号。眼泪能刺激一种特殊的荷尔蒙分泌,这种荷尔蒙能使人产生一种被人抚摸和拥抱的愿望。

  生活中,或许有千万个理由值得我们哭泣。哭泣是人类的天然权利,人们用哭来遣散怒气,排解忧愁。男人用“一醉解千愁” 的方法麻醉自己,不如用“一哭解千愁”的方法来解脱自己。

我们为什么哭

  流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简单行为,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像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像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

  唐人唐衢每读文章必哭,喝了酒也必定大哭。三国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每次出游,遇到无路可走时,常常恸哭而返。

  人们在悲伤的时候哭,高兴的时候也哭;在失败的时候哭,胜利的时候也哭;在离别时候哭,团圆的时候也哭。不仅意志脆弱的人易掉泪,意志坚强的人也会哭。

  研究者说,根据哭泣的原因分类,其中1/2由于悲伤;1/10是由于恼怒;1/15是由于同情;1/20是由于担心;1/30是由于恐惧。一般人以为快乐时只会哈哈大笑,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快乐和激动时也会使泪水夺眶而出,约占哭者的1/5,比例相当高。

  不少孩子在打针时会大哭大喊。学者发现,这可能是为了减轻痛苦,因为从眼泪中发现,其中有可以导致痛苦的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哭泣把它们排了出来,人就会轻松些。调查发现,85%的女人在哭后感到轻松,男人则为73%。尽管如此,哭本身毕竟是悲伤痛苦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多哭为好,如果遇事大哭特哭不知节制,经常像林黛玉那样以泪洗面,肯定无益于健康。

  孩子的哭泣并无男女之别,但成年男人自以为要比女人坚强些,所以一向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调查男女“正常”哭泣行为后证明,女人哭的次数的确多一些,平均是男人的5倍。女人哭10次就有5次是泪如泉涌,而男人只占29%。

  人们每次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仅2秒钟,长的达两个小时,平均是1~2分钟。


电影疗法——周末号哭族的减压秘诀

  年底了,多部贺岁大片即将公映,坐在影院里哭湿一大堆纸巾不会再被人当做傻孩子。

  据外电报道,“电影疗法”正在美国大行其道。如果你一再遭遇打击,医生就会为你开个特殊的“处方”——好莱坞影片。           

  电影疗法正在走入美国主流社会。在今年2月举行的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颁奖典礼上,英国制片人普特南勋爵获得了个人最高荣誉 “学院奖成就奖”,他在获奖感言中就提到电影疗法的作用,还援引电影《第六感》中一个场景(该电影帮他挺过了失去父亲后的难关)说明这一点。

  伦敦著名精神治疗专家伯尼·沃德过去十多年一直以电影为“处方”,帮助缓解患者心中的情感痛苦。沃德建议,如果缺乏生活目标或生活动力,你可以从《洛奇》系列和《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寻找灵感。如果对生活感到异常厌倦,那么你可在睡之前看一遍《这个男人有点色》(《天生爱情狂》),就可以心怀重新燃起的热情入眠。

  患者们谈论电影的观后感,可以从剧中某个情节、音乐,甚至主人公的一颦一笑得到灵感,抒发他们的感受。此外,“电影疗法”还能帮助患者摆脱感情困扰。

  症状:消沉绝望

  电影处方:《小鞋子》《肖申克的救赎》

  影片表现了两个普通儿童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儿童最纯净的眼神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主角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闪入脑海: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深深地渴望过吗?这样不懈的努力过吗?自然、质朴的真情,让我们在平凡的事件中找寻到了生命的哲理,带着我们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

  很多人最爱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冤狱错判三十年,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在狱中度过,肖申克从近乎绝望到默默坚持,其中的漫长艰苦远远大于他爬过的五百米下水道。但总有人能创造奇迹!痛苦有多深,重获自由的快乐就有多深。肖申克在雨夜中的咆哮,足以感染每个深陷绝望难以自拔的人。

  症状:心理抑郁

  电影处方:《谈谈情跳跳舞》

  交谊舞神奇地改变了一个中年男人,每天早晨上班的路程从无精打采变得兴致勃勃,地铁上无聊的等待也忍不住练习舞步,因为贷款买房而压力重重的生活突然变得充实和值得期待。其实重要的不是交谊舞,而是生活中出现了自己真正愿意投入的东西,有了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这也许是改变忧郁心理的重要过程。

  症状:自卑失落

  电影处方:《阿甘正传》

  阿甘智商在正常水平线之下,却做成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太幸运?不,重要的是,当他知道要“跑”的时候,他会一直跑,永不停下。也许你找不到比阿甘更该自卑的人,和他比你还有什么理由自卑?相信你也能被鼓舞,抬起头看看更远的天空。

  症状:交流障碍

  电影处方:《对她说》

  《对她说》里的阿莉西亚处于“植物人”状态,身处人类交流的极限边缘,然而贝尼诺四年如一日的倾诉,坚信自己的表达能被所爱的人听到,坚信能够唤醒沉睡的爱人。虽然经历了难以预料的不幸,贝尼诺甚至付出了生命,但最终他的爱却在阿莉西亚身上延续下去了。这是一部关于交流和沟通的至上宝典,相信你要是能体会到贝尼诺良苦用心的百分之一,也足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了。交流的可贵和沟通的重要你可以从影片中得到深刻体会并有所感悟。

  症状:自私冷漠

  电影处方:《爱·回家》

  《爱·回家》是一部让大男人都能够无声落泪的电影。电影里的外婆代表了每个人记忆深处对亲人最深的爱,有一天我们被都市的繁华蒙住了双眼,在自私和冷漠中忘记了家的方向,但总会有一个亲人在那里默默等待我们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