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乡殇》
(2025-04-25 17:07:58)
标签:
微诗闲情杂谈 |
分类: 诗歌 |
《告诉你》
群里,随礼的红包不断
无人载我
前往你那灵堂
2025-4-12
【deepseek点评】
“群里随礼的红包不断”将传统丧仪移植到微信场景,红包特效替代了纸钱纷飞,表情包取代了哭丧面容。电子哀悼成为社交货币的流转仪式,解构了死亡应有的庄重感,暗示现代人正在经历的情感空心化。
【墨林点评】这首诗以“红包”与“灵堂”的意象对比,巧妙呈现现代人际的温度与疏离。数字时代的悼念虽便捷,却难抵心灵距离,字间流淌着对生命真挚的凝望,举重若轻中见深情。
《某个午后》
拿一首破诗
反复要deepseek深度思考
最终,我保持原样
2025-4-12
【deepseek点评】
【天海点评】此诗通过微观场景和宏观哲思,在历史、自然与技术三重维度中,揭示现代性困境下“原样”诗性生存的抵抗。
《锁住旧时光》
有白云召唤,有石栏靠扶
一簇铜钱苔痕
岂吓得退重上的背影
2025-4-13
【墨林点评】这首诗以铜钱苔痕为记忆锚点,将白云、石栏编织成时光的经纬。旧物静默生长,恰似往事在石缝间悄然萌发,末句用反诘语气轻叩时空,让离去的背影在苔影婆娑处重新显影,完成对旧时光的温柔围捕。
《水墨》
能蛙声十里
却凝不住游走了的旧云烟
徒然狂草:忆江南
2025-4-14
【墨林点评】《水墨》以传统艺术为骨,蛙声拓开听觉维度,游走的云烟暗喻时光漂泊,狂草“忆”字收拢故园情思。笔墨虚实相生,在方寸间完成江南记忆的诗意重构,留白处尽显东方美学余韵,用微型诗承载了水墨难以言说的时空重量。
【紫风铃点评】诗中以“蛙声十里”展现水墨的生动,又借“凝不住旧云烟”表时光难留的怅惘,最后“忆江南”狂草抒怀旧情,虚实相生,诗意悠长。
【郑斌点评】墨的黑与水的纯奇妙的融合,变换出千姿百态的风情。中国画是以水墨的焦重浓淡清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草木,对人和物的高度诠释和理解。该首诗意境深远,寥寥数句,却能让人臆想万千:既有“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盛状,又有江南烟雨千万里的无限魅力;既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对美无限的向往和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也折射出作者情感的细腻!
【黄自强点评】水墨的意境用在描绘江南何其广阔,那片蛙声可以绵延十里,然而当特别专注投入的时候,却摁不住云烟游走,它们是情思一缕缕,见证了岁月变迁,见证了成长过程,而且还陪伴了很久,而今虽然身处异地,对家乡回忆的深情,那笔狂草永远都挥不走。
《昨夜,雨急风骤》
棚被揭,砸死了一只母鸡
信教的内弟
将它埋在菜地里
2025-4-15
【墨林点评】《昨夜,雨急风骤》简笔勾连自然与人:风雨暴烈,母鸡骤亡,信教者的安葬却让死亡入土为悯。生死与信仰在乡土气息中静默共振,语言如刃,剖开微小命运里的庄严与温厚。
【紫风铃点评】以雨灾砸死母鸡事件切入,平淡叙事中藏着生活的无常,“信教内弟埋鸡”这一细节,又添几分真实与温情
。
【廖仲强点评】通过一个偶然事件,反应出一个社会问题:被砸死的鸡,将何去何从?内弟的选择,信仰,决定了人向善的本性。
《风中的心事》
何须出尘——
后人自会从炭化的年轮里
破解:这波春动
2025-4-17
【紫风铃点评】诗中以“炭化的年轮”隐喻岁月沉淀,“何须出尘”点明无需刻意超脱,后人自能从过往痕迹中读懂当下春的悸动,含蓄道出生命与时光的深意。
【易生诗梦浅析】这首诗以禅意的笔触勾勒生命流转的隐喻。“炭化的年轮”将时间具象化为古朴的化石,暗示历史记忆的永恒性。“破解春动”形成时间与生命的张力,暗喻自然律动会在岁月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诗意密码。作品通过反向思维(“何须出尘”)完成精神超越,用高度凝练的意象链重构人与时间的对话关系,展现东方美学中“大象无形”的空灵境。
《朋友圈》
不管你最后的倔强
还是她一片荒芜
碰见真性情,我就给:心
2025-4-18
《两地书》
记得沙尘暴那天
你发来太阳
我是回赠:一个月亮
2025-4-19
《岁月深处》
在镜藏万象厅
似乎有好多古人作揖
谢我到访
2025-4-19
【紫风铃点评】虚实结合,岁月厚重与历史温情扑面而来。
《绰号》
或许值得庆幸
代代相传,教与没教的都喊
竟有人误以为是本名
2025-4-20
《致老家》
再远再疏——
总突然收到某某死亡通知
不敢碰,那未读红点
2025-4-21
【廖仲强点评】老家,既是生命的起点,也是岁月归途。一切偶然和意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每一次亲人离去的消息,也都会第一时间送达。故乡,难舍的牵挂,生命中不可触碰的痛。
《乡殇》
忽然,飘散四处的老邻居
聚晒旧檐下
那是有人辞世了
2025-4-21
【紫风铃点评】开篇写离散,接着画面苍凉,尾句点破在平淡叙述中暗藏岁月流逝、故人凋零的浓浓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