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
(2010-06-08 15:29:11)
标签:
杂谈 |
农产品
随着北方天气转暖和新菜上市,菜价有望下降。但生产成本提高、过多经销环节以及对通胀的预期,将对高价形成一定支撑,回归去年春天水平将难实现。
文
梁勇,银河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2004年涉足期货行业,从事农产品期货研究,为大客户设计套期保值方案及投资策略报告,不定期接受CCTV证券资讯频道的期货电话连线。作为农产品研发团队的一员,获得2009年大商所“十大农产品研发团队”称号。
“五一”热度还未退去,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粮食、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便已经让工薪阶层开始不安。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蔬菜价格远远超过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水平,3月份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蔬菜类零售额增幅在所监测的各类食品中排名第一。尽管,与成倍增长的楼市相比,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只能小巫见大巫,但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吃饭”问题仍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究竟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出于什么原因,会对经济层面产生哪些影响?银河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梁勇给我们带来了他的答案。
Q:“五一”刚过,全国粮食、蔬菜价格大面积上涨,这样的上涨将会对二季度CPI产生怎样的影响?
A:目前来看,二季度CPI增长幅度不会太大。现实层面的一些因素会对CPI产生影响,但粮食价格的增长不会对其起到主导作用。就期货市场来看,包括大豆在内的一些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也很小。
Q: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主要来自于哪些因素的影响?
A:年初,一系列恶劣天气情况和此次价格上涨存在一定因果关系。西南五省的持续大旱对本地的蔬菜供需都产生不利影响。而北方蔬菜主产区如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又不断出现不正常天气,倒春寒天气使北方大棚蔬菜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产量与生长周期都受到冲击。而南方蔬菜北运又受到海南毒豇豆的影响,北方蔬菜销区对海南等南方蔬菜产生极强的不信任感,区域调剂受阻也是诱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来自于生产成本、消费水平以及宏观经济层面等因素的影响。蔬菜价格上涨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的是上游生产成本攀升。这些成本包括农药化肥、运输、储藏成本,还有劳动力成本。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加大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Q:这是否会对货币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A:在货币政策方面,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从基本面上看,国内还没有出现供需偏差的情况。二季度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出于季节性供应影响。从历年价格波动来看,二季度通常都是处于季节性价格波动时期。
Q:此前,大蒜价格的不断飙升主要是出于游资的介入。那么,目前的价格上涨是否也存在游资炒作情况?是否会对整个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
A:首先要明确的是,粮食等农产品的意义并不等同于大蒜。大蒜的炒作更多来自于当时甲流概念的炒作,有一定题材。但目前的蔬菜粮食市场并不具有此类炒作的题材条件;其次,国家不希望粮食价格波动太大,在基本面上肯定会进行控制,游资脱离基本面介入炒作是不可能的;并且,期货市场大宗商品的游资操作思路主要是短线操作,今年整个基本面没有哪个农产品品种出现利于价格波动的因素,因此游资大幅拉升价格缺乏条件。
Q:此次,价格上涨时间会持续多久?其涨幅会有多大?
A: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大宗品种的价格变化主要基于成本性推动。以前,蔬菜、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其它商品。现在,货币相对于商品都是贬值的,因此整个市场对粮食、蔬菜价格有一个重新评估过程。近期价格应该不会出现较大异动情况,从中期来看,秋收前的7、8月份产量明了时价格会有一个高点出现。长期来看,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还是处于缓慢上涨行情。未来粮食价格应当是一个重新筑底逐步让市场接受新的价格的过程。
Q:国家发改委经贸司5月18日公布月度报告显示,2010年4月份国内外棉价同步上涨。这主要是基于哪些原因?
A:任何价格波动都不可能脱离基本面的供需关系。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回暖,这也影响到了整个农产品价格波动。国内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纺织业生产正在逐渐恢复,出口也在回暖,这就加大了对棉花产量的需求。然而,今年年初主要产棉区的西北受到低温天气影响,棉花春播较往年有所推迟,这就导致价格有所波动。另一方面,由皮棉加工、销售进度加快,棉花进口需求量加大,国际方面,受印度暂停棉花出口及投机基金炒作等影响,4月份国际市场棉价也都有所上涨。纽约棉花期货5月合约均价81.40美分/磅,较3月上涨0.12美分/磅,涨幅0.1%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棉花价格。
Q:未来世界范围内的农产品通胀预期将会如何?对于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会产生怎样影响?
A:今年,美国大豆、玉米种植力度很不错,种植面积已经创出了多年新纪录。在南美,大豆、白糖等农产品均出现了丰产。这使得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较为宽松。就我国来说,农产品进口远远大于出口,二季度通常也是进口量比较大的时期。当前国际环境的宽松,使得我们加大了大豆的进口量,从而使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受到了限制,不会涨幅过大。
Q:对于期货投资者来说,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A:具体的期货盘面操作,我建议更多采用滚动做多的手法。如果价格继续上涨,建议适当减持;等有政策层面的因素调整再重新介入;此外,投资者应当关注周期性变化,二季度末的6月份和三季度初的7月初,是北半球大豆、玉米的预产期,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天气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如果天气不错应当谨慎做多,天气不好,还可以再继续稳定一段时间。
Q:未来,什么因素将影响价格回调?是否有可能回归去年春天的价位水准?
A:去年春季和目前所处的大背景不一样。2009年是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修复过程,而今年不存在此类问题,因此不能等同看待。随着北方天气转暖和新菜上市,菜价有望下降。但他们指出,生产成本提高、过多经销环节以及对通胀的预期,将对高价形成一定支撑,回归去年春天水平将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