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 “汽车狂人”的一大步
(2010-01-04 16:50:14)
标签:
杂谈 |
赢家
沃尔沃属于李书福几乎已没有悬念——你我都应该相信,吉利即将驶上雄心勃勃的全球化之旅。
文
一点悬念都没有,一切似乎都是在冥冥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在过去的两年里,有关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要从福特汽车公司手里收购沃尔沃公司传闻的不绝于耳,已使外界大致相信这是真的,尽管包括其董事长李书福本人在内的吉利各色人等一直在否认或顾左右而言他。例如,即便是今年3月在被记者问及吉利是否将收购沃尔沃时,他还不动声色地嘿嘿一笑,说:“我们肯定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只要有利于公司发展,有利于股东权益,我们就会考虑各种各样的战略选项。”
现在,薄薄的烟幕散尽了。在被福特确定为沃尔沃的优先竞标者和福特宣布双方知识产权谈判的结果,也就是福特保留沃尔沃品牌的技术权利所有权、吉利获得此权利的使用权后,吉利在2010年内拿下沃尔沃相当大一部分股权大致已成定局,尽管还面临着来自福特前董事丁曼和福特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前高管拉什文牵头的一个财团的继续竞争。剩下的交涉几乎不在话下——重新梳理沃尔沃的供应商体系和员工养老金谈判相对要简单些。这对李书福和他一手缔造的吉利而言意义重大,就像有分析师已经指出的那样,收购沃尔沃能为吉利提供现代化的创新技术和升级其自产汽车,有助于公司开发富裕的中国汽车市场和向全世界扩张。
中国汽车业有类似的先例吗?前景简直妙不可言,即便是李书福自己也确信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要约将会取得成功。这位“汽车狂人”的预言向来准确,例如早在8年前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通用、福特迟早要关门”。在他“收购沃尔沃的目的是增强吉利的战略开发能力”的方针指引下,吉利为沃尔沃定制的那份内容包括让这家亏损中的瑞典公司每年实现近100万辆销量、将在未来3-4年为沃尔沃系列增添两三个让中国富人更喜欢的更大更豪华车型的复苏计划是如此诱人,以至于让人恨不得相信,如果没有拥有中国汽车市场经验的吉利,沃尔沃就会失去中国这棵全世界最大的摇钱树,就没有未来。
所有这一切都体现着李书福对沃尔沃志在必得的勃勃雄心。从背水一战般地强迫吉利从生产“老百姓开得起的车”掉头生产高端车型仅几个月后的2007年秋天就给福特总部发去正式阐明收购沃尔沃想法的挂号信一事来看,李书福收购早在2002年就进入自己视野的沃尔沃是有备而来的。他早就看中了在瑞典这个北欧小国出现的、发明了安全带和气囊等诸多革命性技术的汽车。在李书福眼里,沃尔沃似乎非常神秘,乃至他有一次私下下结论说:“安全是汽车的最基本保障,环保是人类最高的生活需求,豪华是这个品牌的价值。这是一个稀缺资源。”
“要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是李书福多年来的梦想,但在看到沃尔沃这个稀缺资源果真就要投入自己怀抱的今天,他的话已具体成了“我们正在寻找走向世界的道路。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吉利控股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李书福包括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和全球第二大汽车自动变速器生产商DSI的30年商业生涯里,有哪一步比得上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