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勤伤逝

(2009-12-30 15:07:27)
标签:

杂谈

民勤伤逝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四大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在13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每年十余次的沙尘暴中,民勤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她已经由历史上草场丰饶的沙漠绿洲,演变成目前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摄影报道 / 罗健

62岁的魏光财和老伴依然住在东云村六社,坚守着这个只剩下一户人家的村子,在沙漠边缘,这场持续了几十年人与生态的斗争中,全社40多户人陆续选择了妥协,投亲靠友,搬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2006年起,这里只剩下他们一家了,几十平米的小院成了方圆两三里地的孤岛。无处可去的老两口儿送走了所有邻居后,成为这个即将消失的村庄最后的见证人。
每年春天,沙尘暴总会适时的袭击民勤县北部靠近沙漠边缘地带, 像青云村这样的村庄孤岛比比皆是:煌辉村,正新村,义地村,志云村……他们与青云村一样面临村民搬迁,村庄行将消亡的厄运。近二三十年来,民勤已经有大量居民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移居他乡,在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而民勤也正一点点告别人类生活于此的历史。
与民间移民相对应的是政府组织的生态移民工程,移民的前期工作已经在去年底展开。根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这是一项旨在改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而达到拯救民勤绿洲的目的——规划要求,民勤北部湖区沙漠边缘村庄的8000多名村民将由政府统一组织迁移到民勤南部的蔡新乡和夹河乡等距离沙漠相对较远的地方,目的是将沙漠边缘有限的地下水资源用来进行恢复植被,限制人类生产生活,以此来阻止土地沙化的蔓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到2025年,民勤县计划向外输出移民15万人。将有一半以上的民勤人背井离乡。
这是七十年代青土湖干涸后民勤绿洲的另一个历史转折点。历史上民勤县境内的青土湖曾经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内陆湖泊,水域面积最大时达到4000平方公里, 相当于民勤县辖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湖水源头—石羊河中上游用水量的增加,湖水注入量不断减少。七十年代,青土湖完全干涸,湖底逐渐被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今天的民勤“湖区”仅仅是一个后人可以藉此凭吊的地名。
这场生态灾难并没有就此终结,由于人口激增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使民勤的地下水位每年以0.5——1米的速度持续下降,民勤县北邻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流沙以平均每年近20米的速度向民勤逼近,荒漠边缘每年向绿洲推进三四米。时至今日,荒漠化面积已达到民勤县土地面积的94%,2004年,民勤县境内石羊河段曾经持续断流达82天之多,导致石羊河流域末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首次全面干涸。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四大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在13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每年十余次的沙尘暴中,民勤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她已经由历史上草场丰饶的沙漠绿洲,演变成目前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现在,北部湖区最后剩余的村民将在政府组织下远离风沙肆虐的家园。遗憾的是,当年曾创造人进沙退奇迹的民勤人,在几十年的斗争过后,他们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与故土和沙尘告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见“股神”
后一篇:输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