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联网实质:传感器网络化

(2009-12-30 10:57:15)
标签:

杂谈

物联网实质:传感器网络化

物联网包括三个部分。从研究上来说,目前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由RFID变成了传感器网络,信息获取的种类和内容都增加了很多。

文/本刊记者 韦红萍 

物联网概念近期席卷了资本市场,形成了一个新的板块。板块里的公司烦扰于剧烈波动的股价,板块外的投资者在投资门槛前跃跃欲试。不少人都对突如其来的物联网概念迷迷糊糊,物联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卷起资本市场巨大漩涡的同时,物联网也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强烈兴趣。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身处物联网研究一线的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院长刘元安教授。

《投资家》:最近资本市场上“物联网”概念大受吹捧,众多投资者也纷纷跟进。但实际上很多投资者,甚至包括一些被热捧的企业对物联网也还是一知半解。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的研究者,您如何看待物联网?
刘元安:物联网的说法在更早一些时候就已经有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一份关于物联网的报告,提出了物联网的说法。那个时候的物联网提法主要是围绕RFID技术来展开,也就是利用现在的RFID技术,在每个感兴趣的对象上加上一个ID的身份。有了这个ID之后,从概念上来说这个物体就变得可追踪、可追溯,物体之间就可以被连接起来。
最近这两年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传感器网络这块发展得很快,但从物联网信息获取的角度来看,RFID只是表明一个物体的身份。传感器不光表明一个物体本身的状态,还可以表明这个物体周围环境的状态,信息更丰富了。现在,技术提法上传感器网络即一般人所说的物联网囊括了之前的RFID,内涵也比以前的大了很多。
信息获取完了之后一定需要去传输。今天的信息通信系统,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电信网,围绕着这样一种状态的变化也会跟着有变,并在信息获取、传输的基础之上,进行对相关信息的应用。所以说物联网包括着三个部分。从研究上来说,目前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由RFID变成了传感器网络,信息获取的种类和内容都增加了很多。
《投资家》:那这是不是意味着RFID技术将被传感器所取代,在整个物联网的构造中并不像现在大家所认为的那么重要?
刘元安:它本身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RFID提供的是一个ID,这个ID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就如互联网中的IP一样,它表明了一个地址。ID是目的,RF是手段。未来即使不是RFID,也会是其他ID。这只是说明,现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变得越来越多了,过去传统做RFID的未来未必就可以在物联网里占据最优势的空间。
《投资家》:那传感器技术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刘元安:传感器本身就是很古老的东西。应该说相当多老的传感器都是成熟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种类会增加。不过物联网的这种变化倒不是指传感器种类的变化,而是说传感器本身要被网络化。过去的传感器更多的是孤立的。比如说现在这是个摄像头,它在这里照相,后面加个视频监控系统,但是未来不完全是这个样子,未来会把所有的视频都网络化,每一个人都可以触摸到这个视频。
所以说,传感器网络化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传感器本身就是普遍存在的东西,它是获取信息的一个东西。简单来说,你的眼睛,你的鼻子,你的嘴本身就是一个传感器。只是说,这个传感器没有被网络化的时候,这个眼睛只是归你用,而如果你的眼睛被网络化了,那么就是别人控制你的眼睛来看周围,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投资家》:您说传感器是普遍存在的,那现在它都应用在哪些地方?
刘元安:现实生活中很多啊。比如道路上的摄像头,十字路口下面埋着的线圈,河边架着的对化学物质进行检测的机器,防止你把污水排到河里去等等。传感器很多,应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传感器,无非就是说这个传感器没有被网络化。比如我放一个传感器到河里面,我经常需要人去看一下它获取的信息,是不是有毒啊,有没有超标啊。但是未来这个传感器网络化以后,我就可以不用派人去河边,不用去这里,不用去那里,我就可以直接坐在办公室里看数据,或者是它定期给我发送数据。其他的应用像煤矿里检测瓦斯的安全措施,那也是传感器,其他还有很多。
《投资家》:看来物联网也就是传感网的搭建主要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获取信息的多少,也即传感器种类的多少;另一个就在于网络化。那网络化的技术难点主要在哪里?
刘元安:你说的很对,至于传感器网络化的技术难点很多。比如,能不能组成一个网。有很多地方的环境不好,有可能电波都会被阻挡,组网的能力很差。再如,如果要想获取很多信息的话,要看你的带宽够不够。有些信息的信息量很小,有些却很大,从极小信息量到极大信息量把它组织在一个网络里面,这些信息怎么处理?这里面就会涉及到信息的分类、处理,组网本身的技术用什么方式去做可能更好等等这些东西,涉及到的问题会很多。
《投资家》:从物联网的传输来看,未来的信息传送道路会有哪些变化?获取信息与传输这两个部分,您认为先突破哪一部分对推进物联网的发展更重要?
刘元安:信息通讯网络我认为会有很大的变化,包括电讯运营商的运营模式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应该先动传感器这部分吧。信息网络已经存在,只是将来需要进行变革而已。
《投资家》:目前,传感器这部分的商业化进程如何?企业从中可以寻找到哪些商机?
刘元安:传感器种类很多,局部的一些领域可能已经开始挣钱了。另一方面,有些还处于研发阶段,有些可能还是更早的阶段。现在其实已经有一些小的传感器网络在运行,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等等,但是大范围的应用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的世界这么的丰富多彩,要想获取到每种信息,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于商机,每个环节都可能有机会。比如,企业可以去制造传感器,也可以制造传感器网络的设备,甚至还可以搜集信息、卖信息等等。
《投资家》:您认为现在的物联网发展处于一个什么阶段?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需要多长时间?
刘元安:现在说来处于起步阶段吧。目前,这个概念之所以这么热,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另一方面国外今年也开始炒作,大家在经济危机之下寻找一些刺激经济的新东西。当然,物联网未来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之一,但是什么时候真正启动起来就不好说了。什么时候真正实现物联网,有人说十年,有人说十五年。我个人认为,如果关注的信息种类不多的话,就会很快;如果多的话,就会慢一些;如果要做到像互联网这样充分而自如地延展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我觉得30年能做到就不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