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投资手册
(2009-12-08 15:41:55)
标签:
杂谈 |
创业板投资手册
创业板终于来了。
在一片叫好声中,创业板俨然成为一场资本盛宴,各方势力都摩拳擦掌,期待着分享这顿世纪大餐。
这边厢,创业企业为首发上市使出浑身解数,券商投行为定价发行绞尽脑汁,就连一直被视为“大爷”的发审委也开始加班加点。
那边厢,公私募基金开始频频走访准备上市的企业,设计各类投资产品;大小散户们也着手整理资料,打探消息,大家都准备大炒一把。
有人说投资创业板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后的暴富机会,也有人说创业板是财富圈中带刺的玫瑰,更有人说创业板是一个风险莫测的漩涡。
富贵险中求。
创业板更是如此!
文/《华夏时报》记者
本刊记者
券商投行
创业板上市公司不是完全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成长性超过100%的现在是不太会有的。
对于国内证券市场参与者来说,创业板是全新的事物,大家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都是从零开始。无论是投资银行的IPO定价,还是公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抑或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机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每一家券商来说,创业板都是全新的事物,人人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这就意味着对于市场份额,无论是外资的投资银行大鳄们,还是本土的“草根”投行,都是从零开始。
成长性超过100%
早在创业板开闸叫响之前,券商们早已囤积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手上,其中既有原本预计登陆中小板转板而来的,也有专门为迎合创业板规定而筛选的企业。
据招商证券投行部负责人谢继军介绍,截至目前,招商证券总共申报了15家创业板公司,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行业,地理位置上偏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联合证券投行部龙丽也表示,联合证券目前申报的8家企业也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目前已有5家企业开完了见面会,都拿到了一些证监会的文件。而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盈利模式上都有一些特别之处。同时,国信证券储备企业集中在商业模式较新的现代服务业、生物科技和互联网及其周边配套行业。
由此可见,申报初期券商们都是严格跟着证监会发布的说明走的。
据记者了解,这些企业在财务指标上都严格按照证监会给出的意见,连续经营两年以上、规模不小于两千万元人民币,甚至许多企业的“资质”比证监会规定的还要好得多。
事实上,在创业板这样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市场里,券商的保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上市企业质量的第一道把关人,券商们不敢掉以轻心。一年的辅导期和三年的督导期,券商从未如此贴近上市企业。
“我们现在的理念是在确认项目质量,无论是项目企业本身质量还是申报质量,只有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标准,我们才会正式地去申报,我们接下来会按照这样的一些标准和理念来继续做好这些工作。”龙丽强调。
而对于突出所谓的“成长性”、“超额利润”,各个券商还是表现得相对谨慎。
“不是完全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成长性超过100%的现在是不太会有的。现在我们报的一些企业,从风险角度来考虑的话,还是一些盈利能力更成熟的企业,去年大的经济环境不好,但它们都是行业里面的佼佼者,还是保证了一定的增长,但不会像大家对创业板期待的那样,100%增长的那种。据我们了解,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状况。”联合证券投行部龙丽女士表示。
IPO定价的均衡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创业板公司的估值定价,是许多行家关注的问题。众多投资者猜测,创业板企业IPO估值会比较高。证监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承销商和企业会根据行业的不同而提出价格,如果国内暂时没有这个行业就依照国外该行业定价标准,先提出参考价格,然后征求大型投资商、基金经理、证券机构等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最后定下一个具体价格。在该价格基础上,机构投资者网下申购,散户网上申购。这意味着,创业板股票IPO最终定价是根据购买股票的投资者的投资意向和发行机构的定价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IPO定价上,券商的分歧也是比较明显的。
招商证券的谢继军先生认为,定价应该处在一个供求双方的共识点上,是市场平衡的状态。“定价本来不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大家都关注,是因为国内的定价目前确实有一些泡沫。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定价的方法关键是要达到一个平衡点。至于投资的回报等等,需要一个过程。”谢继军说道。
而联合证券方面认为,鉴于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其估值水平必然也较高。龙丽认为:“成长性受大环境影响会有,但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盈利模式的特殊性,如果能上市,创业板企业的发展速度会远远超过现在状况,从整个市场对这类股票(稀缺资源)的渴求度来说,我想会给一个更高的定价。先按传统财务的方法对其进行估值,再按照它是否稀缺,会给它一个溢价补偿,因此定价会高一些。”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龙丽将纳斯达克和创业板做了对比,给出自己的解读:“一个好的市场,就是资金供需方见面的场所,只有真正优质的场所才能培育伟大的企业。纳斯达克最神奇的就是有微软,微软的市值可能就是占据了它市值的绝大部分,这就提供了交易的流动性,这就使得它能发展壮大。中国的创业板如果要发展壮大,我们必须要有思想观念的转变,让更多的企业来到这里和资金方见面,寻求上市,提供机会。这里面可能有成功或失败,应该按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过程,而不应该过于控制节奏和速度,否则它会在成长过程中过度投机;而如果缺乏很好的企业,就很难让交易流动性能有很好的体现。”
至于一般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投资创业板,龙丽说道:“个人参与创业板投资的话,还是要回到估值和股价。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好公司不一定能代表一只好股票。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公司,但它的股价却被一些恶意的资金炒作,远远超出了它现在的估值水平,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多,这个时候投资者就不应该盲目地参与;如果说市场上没有这样恶意的资金,而只是在追逐自己想长期持有的一些股票的话,那么可以去参与。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估值和股价的水平。”
对于创业板的前景,券商们倒是信心十足。谢继军认为,十年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或者创业企业想上市,简直是天方夜谭;如今,中小板红红火火、创业板开闸在即,这简直是飞跃。
资料
30倍市盈率是底线
由于没有成熟的套路可循,首次创业板发审会的召开对后续发审工作会议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示范效应,而创业板发审委的“专家特色”则为把握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保证创业板平稳推出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首日参审的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蒋新红介绍,创业板发行审核主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合规性审核;二是信息披露审核;三是对企业成长性和创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难看出,上述审核重点当中,创新性的要求是最难把握的。
9月17日,首批7家企业的创业板IPO申请已全部获得有条件通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按这样的进度来推算,首批创业板企业10月份在深交所挂牌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于是,关于创业板的估值问题又成为市场人士讨论的一个热点。
他表示,如果10月份首批创业板企业能够挂牌上市,那么这些企业的估值水平将和10月A股行情密切相关。“如果10月A股市场走势不错,同时新股上市发行市盈率高,上市后也容易受到资金热捧,那么创业板企业发行的市盈率肯定会很高。此外,当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目前,IPO重启后中小板新上市企业的发行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上,并且还在不断上升,如近日上市的奥飞动漫的发行市盈率高达58.26倍。不仅如此,上市后这些企业的估值水平还在大幅提升。对此招商证券研究员陈文招表示,创业板上市企业由于顶着
“科技”、“创新”之类的光环,预计将吸引到更多的炒新资金,因此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