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十六号的皇城旧梦
(2009-12-07 16:21:57)
标签:
杂谈 |
乙十六号的皇城旧梦
闹中独得趣,意境本天然。
鸟鸣风声里,鱼戏荷叶间。
馔玉不足贵,秀色自可餐。
把酒亭台上,天地自然宽。
文/渝渝
影星刘烨的一场豪华婚礼,让本来隐于北京地坛墙外一角的乙十六号会所名噪一时。这个万余平米的大院子可是有些来头:三百多年间,先后有明清两朝15位皇帝驾临地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稷永固。乙十六号会所坐落的“集芳囿”,正是当年帝王们大典后休息的行宫。曾经的雍容依旧能在这园中雕梁画栋之间寻觅到些许踪迹,帝王虽杳,尊贵依然。
天子身后……
推开金漆大门,穿行在曲折的游廊之中,发现这所院子里竟容纳了如此令世人惊叹的景色。夏日来此小憩,古树参天,玉兰争艳,锦鲤戏水,天鹅鸣唱;飘雪冬日来此小酌,宅深厅静,幽林丽景,银装素裹,难怪明清历代帝王游经此处时,都赞不绝口,传说雍正皇帝还因眷恋这里的美景,留住多日后才回到紫禁城。
湖中的小亭瀛洲榭,传说康熙和爱孙弘历曾到此小坐赏景,湖水涟漪,锦鲤穿梭,心旷神怡的康熙不由兴起,他问弘历来此何感,弘历略加思索便以鱼跃人欢为题赋诗一首,博得康熙龙颜大悦。
透过锦簇繁花,隔湖遥望,是天子祭地大典后见群臣阅奏折的正光殿。抬手推开金边朱漆殿门,还未定睛细瞧,满眼已充盈了金碧辉煌,心头震颤感觉到这间大殿非同一般,华丽之中又隐隐透露出威严。正中一条纵贯殿内的御道,按故宫太和殿前御道1:9比例所造,地面全部采用皇家建筑独用材料“金砖”铺地,并效仿古时皇家粉饰之法,在金砖之上涂刷桐油,随日月轮转而愈发通体光亮。
在一片金光中,只见正前方有6根朱漆梁柱高耸于殿内,6条金龙盘柱而上,气势磅礴。顺势而观,金漆彩绘的横梁之上悬挂一面全金匾额,赫然题有“紫气东来”四方金字,笔锋凌厉,气势夺人。金光御道内的祥龙呼之欲出,移步向前,眼前大幅雕龙金壁令人惊叹,寓意九五之尊的全金九龙壁形神气势仿佛天坛九龙壁中九龙飞临殿内。
再回首环顾殿内,金漆镶嵌的漆艺屏风华丽雅致,雕饰精美,其上玉石温润欲滴,云母珠光溢彩。天顶之上三盏大型水晶吊灯均是出自施华洛世奇水晶世家的顶级之品,璀璨夺目,足令人流连叹赏。精心修葺后的百年古殿四壁由陈年樟木雕刻的座龙镇守,镇宅添福,天子行宫别院的确名不虚传。
正光殿各处藏龙共计999条,并全部由24K金箔描绘,在这里享用珍馐之前,可以饶有兴致地细细数数,感受祥龙绕梁,珠光映彩的氛围,比当年的天子还多了一分轻松惬意的趣味。
玻璃房 南国情怀
皇家别院,亭台楼榭自不在话下,而不远处于游廊厅堂穿插之际,一晶莹剔透的庞然大物——阳光房,在一片青砖古韵之中跳脱出来,这倒真有些意趣。据说这里原来是个温室花房,里面养些奇珍异草供皇室赏玩,现代的设计师因地制宜,建造了充满阳光和绿色的玻璃宫殿。
越是通体透明,越是让人轻易地被其内的景物吸引,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满眼的绿色之中,椰树、芭蕉还有不知名的南方花草摇曳生姿。正在猜想之际,耳边传来潺潺水声,抬眼望去,一条瀑布从假山石间飞流直下,脚底溪水环绕,条条锦鲤嬉戏其中,一缕缕阳光洒落其中,仿佛置身于绿草葱葱、树影婆娑的梦里水乡。坐在溪水旁的藤椅上,透过玻璃墙看去,几只白天鹅或在湖边岸上栖息,或在水中游弋,那种闲庭信步的从容与优雅也感染了你,而突然出现的黑天鹅又给平静中增添了一份惊艳。
夕阳西下,挥别了阳光的玻璃房里并不寂寞,钢琴伴餐,光影迷离,黑夜给这里营造着极为浪漫的南国情怀。
思古也时尚
拂去皇家别院的神秘面纱,昔日明清帝王坛,今朝商贾云集地。这里也吸引了一些跨国企业的目光,可口可乐、雅诗兰黛、空中客车等都闻风而至,在这里举办了各种发布活动和宴请,就连国际足联也相中了这座古老的庭院。这些看起来跟时尚界更搭边的“大腕”为什么对这里推崇备至呢?
入门迎客松下有一个“转运台”石墩,据说可以驱害避灾,转运求福。不论是老外,还是中国人路过此都要转石而过,祈求安康。不过,这件“文物”同会所里的其他收藏相比就不足为奇了。会所的主人是个喜好收藏的神秘商人,极少在媒体面前露面,外界只能通过他的会所和收藏来推测其一二了。
他最重要的藏品可能要数一份皇帝御批奏折了,现在就收藏在会所里。此外,每间厅房里面都有古董工艺品,摆件、屏风、瓷器、书画古色古香,其中以各式木雕为主。想必主人对中国的木头尤其喜爱,即便在走廊过道中,也不忘放上一两件木雕,并且用镜框镶起来挂在墙上。动物、花草、故事传说,每件木雕都有不同的内容;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工艺令人惊叹,如果能够把会所里的所有木雕集合起来,估计就是一个一定规模的木雕博物馆了。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古董并不仅仅简单摆放,而且与周围环境精心搭配。比如,今儒轩的陈设以莲为题,墙壁上的金漆莲花、木雕莲花摆件、莲花纹饰的瓷器等等,取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脱俗之意,但求远离世俗纷扰,体味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美。
览物思古,一位时贤曾在离开乙十六号时题道“闹中独得趣,意境本天然。鸟鸣风声里,鱼戏荷叶间。馔玉不足贵,秀色自可餐。把酒亭台上,天地自然宽”。看来,中国元素还是用中国式表达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