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多变 基金关注
(2009-12-07 16:12:34)
标签:
杂谈 |
热点多变
天相投顾:在行情高涨的情况下,行业防御性特点决定了电力行业表现明显不如一些强周期性行业,对市场资金缺乏吸引力;另外,电力需求好转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经历2008年的寒冬,今年电力需求逐渐恢复,电力行业成为基金经理2009年最看好的三大行业之一。但是二季度基金重仓持有电力股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天相投资二季度基金报告来看,基金重仓持有的电力行业股票数量由一季度的14家减少至6家,总股数为5.04亿股,与2009年一季度相比,分别减少8家和47.06%,而持有电力行业重仓股基金的数量也从一季度的69家减少到39家。基金重仓持有电力股市值为64.06亿元,环比下降27.20%,而占全部基金持有市值比重环比下滑0.33个百分点至0.73%。不难发现,电力股总体仓位下滑明显。
天相投顾在二季度报告中分析:“在行情高涨的情况下,行业防御性特点决定了行业表现明显不如一些强周期性行业,对市场资金缺乏吸引力;需求好转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电力需求情况显现出趋好的态势,并且在6月份发电量出现正增长,但是,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天气因素影响,而经济的恢复导致的需求转好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高耗能集中地区的需求情况;合同煤价仍是影响行业业绩的一个重要不确定性因素。”
目前,合同煤签订过半,电力需求继续回升,高耗能地区拉动需求作用日益突出,电力行业的情况又产生了新变化,对此,在电力行业相关研究报告中,天相投顾探讨了当前基金公司的关注点。
电力需求 关乎基本面
电力需求回升的势头在7月份得以延续,7月同比增长4.2%。相关分析师称,基本面要看需求的复苏,这是贯穿下半年的重要关注点。到目前为止,电力需求的绝对量不是很高,回升尚不明显,但是已经从负增长变成正增长,去年最差的时候达到负增长10%。从增速的跨度来看,由负转正,跨度很大,但是同比增长幅度,只是几个百分点。
全国不同的地区,复苏的劲头不一样,程度也不一样,下半年高耗能产业集中的这些地区的电力公司,有可能就比全国平均发电量的增幅大一些,基金增持会关注高耗能这一块。
今年上半年,东南沿海的电力需求已经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前复苏。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中西部高耗能地区。因为虽然东南沿海还是会有增量,但是弹性不会有高耗能地区那么大。
资产整合 重点关注
电力行业资产整合趋势愈加明显,整体上市步伐加紧,同时向上游整合的力度加大。据相关分析师分析,资产整合是下半年基金公司重要的一个关注点。短期来看,有概念性的交易性机会。另外要看资产质量的改善情况,关注释放效果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对于行业整合,国资委有一个态度:同样一个类别的行业,集中度要提高,比如有传闻说五大电力集团合并为三家。但是电力行业目前五大的格局,要并成三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合并为三家对于电力行业未必是利好消息,因为每一家公司,下面都有很多上市公司。如果集团五并三的话,发电资产的整合确实比较麻烦,而且行业这块还有避免同业竞争的考虑,同一个集团下面位于同一个地区的发电资产不可能分给两家或者更多的上市公司。
电网销售电价 上调预期
分析师称,下半年后半段,可能会有一个电网销售电价上调的预期,这会对电网公司有益。电力板块里面有一些带电网的公司可能会受益,像文山电力、郴电国际、三峡水利,特别是文山电力受益会相对明显。
另外需要关注销售电价上升的幅度,去年7月、8月上调了火电的上网电价,电网销售价没跟着上调,电网财务上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如果国家考虑电价上调,可能先是从销售电价开始。关注销售电价上调的幅度,如果幅度比较高,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但如果幅度仅是两三分钱的话,上网电价短期上调的可能性还是小。所以对于整个发电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因为煤价和电价短期看基本还是稳定的,行业基本面的好转更多还是在需求的恢复。
合同煤价 尘埃落定
2009年电煤合同已经签订大半,价格以企业双方商洽为准。2009年8月4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明确表示,煤电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变,无特殊情况,中央不会出面干预煤炭价格。这也是政府官员在煤电双方“拉锯扯皮”多月后首次给出明确说法。
相关分析师称,去年年底煤炭订货会上,签了一部分今年的电煤合同,今年省内又陆续组织企业签了一部分电煤合同。煤炭价格双轨制,一个合同价,一个市场价,价格波动的时候会拉大差距,以后合同价和市场价可能联系得就更紧密了。煤炭定价改革,有市场定价,本来就是这样一种趋势。去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回落,合同价和市场价已经几近接轨。利用产能过剩,煤炭价格处在相对低位的水平,让煤价逐渐市场化,政府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
对于合同煤价的确定以及政府不进行干预的政策,相关分析师称,这是一个偏利好的消息,因为虽然合同煤价签下了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对发电企业有利。但是如果现在市场放开合同价格,政府不进行干预,随着市场价波动,可能也会增加发电企业燃料成本的波动性。实际上当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即使合同签订了价格,年内价格也会进行一些调整,2008年就是这样。所以现在这个形势还是偏中性的。
新能源、智能电网 影响不大
2009年以来新能源、智能电网等各种主题投资热火朝天,对此相关分析师分析称,国家对新能源、智能电网的扶持政策主要还是对电力设备企业有影响,对发电企业影响不大。电源优化方面,其实能做新能源的也是全国或者地方的龙头企业,大公司本身的盘子大,火电好几千万的装机,上新能源的电源,影响不是很大。对于单纯的火电企业,肯定会有影响,但是尽管有规划,毕竟新能源的量是有限的。虽然肯定会有一些挤占的效果,但是近期挤占效应不明显。在未来2010-202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些挤占效应。
智能电网对发电这块影响不是很大,国家规划的投资还是用于电线电缆、高电压设备,包括配电设备、保护设备这方面,所以受益的还是电气设备企业。对于发电企业这块的影响就是以后风电设备建成以后,它的并网可能更容易一些,因为前期风电运行不稳定,不是所有的风电设备建成以后都能并入电网,但是目前投资风电的主要还是五大下面的发电公司或者是地方性的集团,实力比较强,规模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