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电整合 政府推手
(2009-12-07 16:03:30)
标签:
杂谈 |
网电整合
王威:从“大用户直购电”,到煤电联动,再到电价改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之手,靠下面的部门之间“踢皮球”推进是非常困难的。
近年来,电力行业一直酝酿着改变。电价改革、直购电、资产整合、整体上市、新能源、智能电网,但似乎“小火慢炖”尚没有实质性突破。为此,本刊记者专访国泰君安研究员王威,探讨改革为电力投资带来的改变。
《投资家》:2008年,煤价大幅上涨、电价管制、财务成本上升,被称为是火电公司最困难的一年。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与去年相比,情况有什么变化?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
王威:第一,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电价比原来高了,去年7月、8月调了两次电价,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的电价提高了;第二,煤价比去年同期低了一些;第三,电量比去年同期少了很多。两个正向因素,一个负向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结果是业绩较去年的低谷回升不少。
目前的困难在于煤电两个行业就2009年的重点电煤合同价格没有最终谈定,造成了电力企业缺乏对全年锁定煤价的保证。虽然我们认为合同煤价不会涨太多也不应该涨太多,但是毕竟没谈下来,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另外一个主要困难,在于发电量还在低位,机组利用率都比较低,普遍还是在近几年最低的水平上。
《投资家》:电力需求回升的势头在7月份得以延续,根据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的统计,7月上旬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上升3%,7月中旬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上升7.9%。回升的电力需求,对电力行业有什么影响?随着用电需求的稳步回升,看好哪几块市场?
王威:在煤价、电价不变的情况下,发电量回升肯定对业绩是正向提升作用。回升的需求对于电力设备的影响不大,对于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肯定是个利好因素。
《投资家》:近期“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方案开始实施,这一政策已经或者将对电力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威:“大用户直购电”本身的目的是实现共赢,发电、电网企业各让一部分利润,把这两部分的利润让给下游行业。下游行业成本下降,竞争力上升,需求量增加。虽然最终发电、电网企业每度电赚的钱少了,但是总的用电需求量的上升,是以量的上升代替价格的下降,理想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可以多赚钱。
最终制定的电网收取“过网费”的金额,一定会影响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从目前情况来看,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处于相对弱势一方,而电力大用户处于相对有利一方。
《投资家》:“大用户直购电”方案对今后电力行业的发展是不是一个利好?
王威:这个政策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讲,是一个正面的事件,它是对电价改革的推进。毕竟这个改革能够给停滞不前的输配电价格制定以一定的推动力。虽然不是制定严格意义上的输配电价,但是有了直购电作为样本,输配电价的制定多了一种有益的探索,这是一个正面的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行业利润的提升,我觉得短期是看不到的,短期内只是对试点有一些影响,整个行业的影响不大。首先,试点范围还较小。第二,现在很难看到大面积推行起来以后,利益博弈到底偏向哪一方。电网方面,去年少调了一次销售电价,现在亏损;发电方面,去年巨亏,现在稍微缓和。这两方面都没有特别强的动力去让出自己的利益。第三,直购电推进最有利的时机是下游需求不好的时候。下游产品卖不出去,用电需求降低,电厂和电网企业都受损。这时候推行直购电,下游成本降低了,可以拉动需求。因为这条产业的终端是高耗能企业卖出的产品。产量乘以售价就是这条产业链的总收入,这块收入提高的话,用直购电的形式,可以把这部分利润向上游传导。都让出一部分利润,最后都分得一杯羹。
如果下游的需求很快就回来了,明年经济恢复得很好了,下游的产品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对直购电的热情就要降下来了,同时电厂的热情也不会高,因为这个时候不需做直购电,电量就很高了。
《投资家》:发电公司向上游整合,可以多大程度缓解煤价和电价的矛盾?“市场煤,计划电”的状况会不会改变?如不改变,对电力行业有怎样的影响?预计什么时候会有所突破?
王威:发电公司参股煤矿,不是为了“完全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让自己一部分煤炭需求自给自足就可以了。这样和煤炭企业谈判起来就不会像以前那样被动。比如发电企业自己能供给50%的煤,剩下50%跟煤炭企业谈判,心里就有底了。如果完全没有煤,煤矿企业不卖煤给它,马上就停机了。现在发电企业就有了回旋的空间,价钱谈不好,可以先不买,暂时用自有的煤供应电厂。另一方面,参股煤矿后发电企业抗煤价波动的能力也会增强。
“市场煤,计划电”局面的改变,是中长期的事情。资源价格改革里面,电价是最复杂的。电力是特殊的行业,电价体系复杂,涉及的利益方较多。而且,关键的是,电应用面最广,每家每户每个行业都要用电,而且电费占的总消费的比重比水、气更大。由于影响的范围太广,电价改革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推动,进程将比较缓慢。
如果“市场煤,计划电”的状况保持下去,政府可以及时执行煤电联动的话,对行业发展并没有大的阻碍。比如2006、2007年煤电联动执行得不错,整个火电行业盈利情况还是不错的。
《投资家》:电力行业整体上市步伐加紧。如何解释电力行业的整体上市?以国投电力为例,整体上市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未来发电公司的资产整合有怎样的预期?
王威:今年整体上市的有国投电力和长江电力两家,都是央企。从这个角度来看,基本还是政策推动的。国资委鼓励大型央企整体上市。公司整体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值、知名度、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考核的方便程度都提升了。对公司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也是有提升作用的。在央企的整合过程中,把自己做大,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去融资然后收购,或者新建其他的项目,比单纯靠银行的贷款效率高,企业做大的进度会加快。符合这些企业对于规模扩张的需求。
至于整体上市对国投电力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作为上市公司,将所有资产装进一个平台里面,未来公司的形象、央企考核、融资便利程度上要比以前好很多。从业绩上看,短期内还见不到太多增量。因为这次装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中,有一部分电站是在规划中或者在建的,并没有投产,可能要好几年以后才投产。这部分资产增加了股本,但是盈利还没有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