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告会·光伏发电遭遇巨大冲击

(2009-08-01 10:52:01)
标签:

《投资家》

第7期

报告会

财经

分类: 报告会

  光伏发电遭遇巨大冲击


  国内光伏发电产业的困扰主要在于,投资大、电价高,多晶硅硅片的核心生产技术仍在国外。
  
  据国际能源署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做出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2%,到2042年光伏发电要占总发电量的20%-28%。虽然面临成本压力,但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前景已越来越明朗。
  
  产业地位与政策规划
  
  全球光伏市场调研机构Solarbuzz日前发布了最新版的世界光伏市场报告。尽管全球仍然深陷金融危机漩涡,但2008年世界(统计中涉及81个国家)光伏市场的装机量仍达到了创纪录的5.95GW,相比上一年度增幅达到110%。
  从光伏供应面来看,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6.85GW,同比增长99%,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67%。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太阳能电池产量全球份额继续增加,从2007年的35%增加至2008年的44%。
  从光伏需求面来看,欧洲仍然是最重要的市场,占到总装机量的82%。西班牙以285%的惊人增速超过德国排在第一位,德国以1.86GW的装机容量位居第二,美国上升到第三,紧随其后的是韩国、意大利和日本。
  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6.85GW,超过安装量5.95GW,而且需求中近一半来自于西班牙,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未来西班牙的需求不乐观,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如果2009年中国市场进展不甚乐观,那么电池供应过剩可能在2009年底出现,全球太阳能电池供应有过剩隐忧。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加大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扶持。2008年,国家发改委对2座发电侧(高压侧)网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批复为4元/度。2009年3月,我国正式出台“太阳能屋顶计划”,对≥50kW的建筑光伏系统,给予20元/W的一次性补贴。此项政策虽然对于太阳能需求拉动有限,但意义重大,开创了政府扶持太阳能的先河。全国性的“太阳能并网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方案”也呼之欲出。在政策强力刺激下,我国太阳能领域有望重现风电自2005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我国也有望在政策扶持下形成光伏生产强国、消费大国。
  
  技术关键与产业链条
  

  光伏发电包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其他特种太阳能电池(比如多结聚光电池)三类。晶体硅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CdTe和GIGS薄膜电池,后两者利用很少。我国主要以多晶硅电池和非晶硅薄膜电池为主。
  国内光伏发电产业的困扰主要在于,投资大、电价高,多晶硅硅片的核心生产技术仍在国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关键原材料是硅板,中国是石英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硅板的原材料就是石英砂,而产业逻辑是从石英砂提纯硅晶体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基本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外国从中国廉价进口石英砂,提炼成硅晶片后,高价出口到中国,中国的所谓“光伏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装配模式,中国目前有500多家涉及光伏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基本上都在为国外品牌的光伏发电产品当装配工。
  晶体硅电池发展饱受上游硅料供应紧张之苦,在上游硅料供应紧张短期无解的情况下,全球主要光伏电池厂商纷纷加大了对薄膜光伏电池的投入。因此,只有那些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市场前景与核心企业
  
  太阳能发电高成本是制约太阳能发展的最大因素。总体上,光伏系统的安装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太阳能发电成本也随之下降。
  据中原证券统计,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将直接驱动需求增长。目前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小于1美元/瓦的电池成本,发电成本已经降至1元人民币/千瓦时之内。国内领军的太阳能厂商也不示弱,以无锡尚德为首的企业已经具有在2-3年内将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到1元人民币/千瓦时的实力。成本的降低,将导致市场需求的不断膨胀,市场将不停地看到高速增长的行业数据。
  这两年国内光伏产业投资很热,但光伏产业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受海外市场影响过大。长城证券研究员周涛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有两个,一是西方国家对太阳能电池片的需求放缓,二是欧元贬值带来的汇率损失。
  从世界范围内看,2004年以前,整个光伏产业链呈现倒金字塔型结构,电池生产商数量众多,而最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企业数量最少,基本由七大多晶硅厂商控制。从产能扩张周期看,电池产能扩张约需6-9个月时间,而多晶硅生产由于其技术门槛较高,产能扩张和达产速度较慢,基本周期在2年以上。2004年以后,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迅速提升,导致多晶硅需求激增,多晶硅产能瓶颈开始显现,多晶硅现货价格飞涨,由2002年时不足30美元/公斤持续暴涨至2008年最高达500美元/公斤以上。但2008年10月以后,由于受金融危机及产能扩大双向影响,多晶硅现货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最低跌到50-70美元/公斤,包括中国无锡尚德在内的厂家遭受重创。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随着多晶硅价格直线下跌,太阳能电池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太阳能发电成本也将大幅下降。如果多晶硅价格比目前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下降一半以上,一度电2元的成本能够下降到1元,和传统能源发电价格的差距大幅缩小,整个太阳能的需求市场就可能呈现爆发性增长。到那个时候,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点看,多晶硅原料的供不应求将是长期的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