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奇技·宝丽来乘着Pogo的翅膀再战江湖

标签:
《投资家》第2期生活奇技休闲 |
分类: 生活 |
宝丽来乘着Pogo的翅膀再战江湖
文/岳巍
风景,笑脸,身影,按下快门。
马上,那个看起来有些笨重的相机就会吐出一张黑漆漆的卡片,然后把那卡片在风中甩上那么一会儿,影像就出现了——这个过程是如此地神奇,以至于很多人小时候把这看做是魔术的一种,而不是显影技术。
由此,宝丽来的拍立得相关产品,似乎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学意义,比如说,对于稍纵即逝的现实的牢牢把握……这看起来似乎有点牵强,但是不能否认,宝丽来更多的时候不是一个相机品牌而是一种记忆模式,有了上述认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宝丽来宣布停止生产旗下拍立得相关产品的时候,很多人几乎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发出的轻微的碎裂的声音。
立即显影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因为它带给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别家产品无法替代的,所以,人们对于宝丽来不再生产拍立得相机或相纸唏嘘不已,直到宝丽来宣布推出Pogo即时数码相机。
2008年7月,宝丽来推出Pogo系列的即时移动打印机之时,人们在一片惊呼过瘾声中,就在猜测,什么时候拍照和打印集于一身的新产品能够面世。人们毫不怀疑这项技术或产品的出现,只是没有想到会是如此之快。仅仅6个月之后,宝丽来方面即宣布他们将推出新的Pogo系列产品,也就是预测中的拍照打印集合体。
与即时移动打印机一样,即时数码相机提供的同样是百分之百inkless打印,这归功于ZINK相纸和ZINK零油墨印刷技术。
在打印前ZINK相纸呈现白色,在进入打印程序后其中的晶体染料被热激活之后,彩色图像便会迅速呈现,这个打印过程将在60秒之内完成。
从本质上说,Pogo即时数码相机是一个摄像头再加上一个内置的彩色打印机。这个能够产生2×3英寸照片的特别处理装置与宝丽来拍立得系列的化学成像过程完全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它的打印结果却传达出与以往化学反应方式所呈现的照片相同的“波普艺术的魅力”,那就是与以往一样,照片的影像效果是颗粒状并且颜色会发生些许偏离。
作为宝丽来即时数码相机的第一代产品,我们也许不该有太多苛求,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无视它的缺陷或者说是弱点,因为这些缺陷和弱点的被批评以及被指摘无疑将成为宝丽来改进产品的最原初动力。
作为一个数码相机,它是原始的。因为它的实质仅仅是一个摄像头,没有自动对焦,只有一个开关把你的视野带到无限远或者来一个大特写。500万像素与一般的低档相机相比也毫无优势。
这些问题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使得打印机部分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打印,因为原始影像的低分辨率。
打印机所能打印出的面积小于图像传感器所捕捉到的画面面积,所以,你打印出的也许不是你看到的全部,而在预设的拍摄模式中,相机不会张口告诉你将要发生的这一切,那么直接后果就是,你可以剪裁你拍摄的图像,但无法改变整体的画面大小,这不能不说让人觉得有些懊恼。
因为每一次打印过程都需要通过“加热”完成,而且每一次集中打印过程中的头一次打印都需要更为耗费电能的加热程序,所以,对于使用者来说,掌握打印的频率是保证在有限电能的情况下完成打印工作的最首要技巧。
尽管有上述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个4.7英寸宽,3英寸高,重量只有10盎司,售价为199美元的即时数码相机在一个月之后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上,在买相机的同时,人们还要记得购买相纸。我们将用销售额检验其能否被大众接受。
也许大众要选择接受的不仅仅是一款即时数码相机,而是宝丽来即时显影产品的重出江湖,由此,与宝丽来拍立得系列一样,Pogo系列产品也许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相机产品,而是一个小众科技文化的象征物了,当年拍立得是这样,如今Pogo无疑也将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