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名表·璀璨中的秘密 揭密珠宝腕表DNA(一)

标签:
《投资家》第1期生活名表财经 |
分类: 生活 |
璀璨中的秘密
文/茉茉
钻石、篮宝石、红宝石、石榴石、祖母绿……宝石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一块优美的宝石,必须通过切割才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当宝石出现在腕表上,更是制表和切割大师们魔法般神奇工艺的完美展现——精密计算、一丝不苟地切割、抛光,即使最坚硬的钻石也有可能在切割过程中破裂,而制表工艺大师的心血,就展现在那闪耀出熠熠火光的58个刻面之中。
蜕变后的华彩
璀璨的钻石是地球历经百万年阵痛后的结晶,它们夺目的光芒令无数世间男女为之倾倒。但钻石在经过切割前,仍要经过一系列淬炼和琢磨才能被赋予诱人的光芒。独立制表大师Paul Gerbery说,在钻石价值衡量的4C级标准中,只有切工是直接受人为影响的。
一颗圆形钻石由冠部、腰棱和亭部3个部分组成。冠部有33个刻面,亭部有24个刻面。如果钻石底尖磨成一个小刻面的话,整个钻石就有了58个刻面,而且这些面之间、腰棱、冠部与亭部等都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使钻石发挥出最灿烂的光泽。
加工宝石必需经过标记、切工、加工、定型、抛光和净度与质量的选择,之后才能最终被决定镶嵌于珠宝表上。而切工,是宝石蜕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决定了宝石最终所呈现的形状、光彩和色泽。以钻石为例,要使投射到钻石的光芒最大程序地反射到表面,切割师要把它切割得如同左右仿佛在照镜子般对称。一颗质地良好的钻石会因为比例不够协调,而无法光彩尽放,之后的抛光技术也会影响钻石的价值。
宝石切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凸显其色彩,利用刻面反射光泽,将宝石的美丽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能够剔除内部的瑕疵。一颗宝石上的刻面,能让光线从不同的方向射入并从另一刻面反射出来,而宝石也就能显现出不同的面貌。切的切割需要参照对宝石的设计、对珠宝腕表的整体设计、宝石的瑕疵以及颜色,同时兼顾宝石的刻面数量、各刻面之间比例关系的标准度,才能充分展现出宝石的光华和火彩。
完美切割仪式
切工及切割方式,对一颗宝石的光芒同样重要。切割方式大致可以分成阶梯切割、明亮式切割及混合切割,它们的区别在于切面数目的多少,这也是直接影响宝石光泽的关键。
Zero G总裁兼CEO Thierry Nataf在接受邮件采访时介绍,明亮式是珠宝腕表最常选择的一种珠宝切割方式,主要会用来切割圆钻,还有其它形状如心形、椭圆、榄尖形及梨形明亮式切割。所有明亮式切割宝石均拥有58个切面,是最闪烁及最具火采的切割方式。阶梯切割的切割面如同阶梯一样,一般会用在长方形或方形的宝石上,都有好像楼梯般一层层的切割面。混合切割就是把阶梯式切面及明亮式切面结合在一起。在过去的20年里,这种同时拥有绿柱石的美态及明亮式切割火光的宝石很受欢迎。
据介绍,十二世纪的法国,就已经成立了宝石雕刻师联盟,但是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宝石切割才在欧洲的几个主要城市普遍起来。法国枢机主教Mazarin曾经在十七世纪初开始鼓励宝石切割师傅采用玫瑰式切割。这种切割法大概在1520年发展成形,宝石的表面刻成圆弧形,底面则是一片平坦,侧边还有一些刻面。而现今所谓的圆形明亮式切割,是一位钻石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在1919年,根据钻石的折光率,计算出了这种能够最高程度反射光芒,使钻石达到最理想形态的切割方式。之后,在经典圆形切割的基础上,又通过在宝石斜面的数量和形状上加以变化,逐渐发展出了各种切割方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Marcel Tolkowsky的曾侄子创造出了金盏花、大丽花、百日菊、向日葵和火玫瑰这5种花形切割,令形状特殊、难以切割的裸钻和浅色和彩色宝石更加别致独特。
宝石的切割方式实际上还有很多种,无论是钻石还是其它宝石,这些切割方式都适用。通常会根据宝石的颜色、纯净度、大小来定制方案。有很多是为了去除不想要的内含物来选择切割方式,这一切只是为了使珠宝腕表上的宝石发出最美的光泽。尤其是在色彩对比度要求较高的珠宝表造型上,如宝石花朵产生的色彩渐变,宝石的色彩和切割选择更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