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邸报·在中国气质里诗意栖居(三)

标签:
《投资家》第1期生活邸报财经 |
分类: 生活 |
顶级豪宅寻宝记一
在中国气质里诗意栖居(三)
探宝人/严葭淇
中国气质妍媸尽现
藏宝人评鉴——很喜欢“有木”的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作为最痴情的拥趸,2000年别墅装修时,王女士干脆把自己的家也交给白明设计,因此成就了白明的另一件白氏精品——一个散发着浓郁中国风情和江南徽派民居情韵的诗意居所。
在这个流露出几分禅意的雅致空间里,大面积的素朴白墙得以铺陈,它既借景于中国传统审美里最经典黑白灰,也是江南徽派民居白墙黑瓦的移情别恋;而方正素净的原木栅栏,则错落有致地装饰着餐室、客厅、走廊和楼梯上的屋顶和墙壁,简单的节奏流露出白氏作品特有的如儒如道的节制和超然;流畅厚重的原木楼梯,也遵循着这个简单的节奏,如云梯般清纯地一路向上;硕大的三层大吊灯从高远的跃层天花板隆重地垂下,从最低一层的12个到最上一层的4个小灯环绕一个大灯,形制像极了古代的宫灯;大吊灯顶端的灯围也是方正的原木制成,一眼看去就是中国太极图的变形。
这件很像一截断垣残壁的陶艺作品,是白明的得意之作《山水与时间》
系列,条案的一边还摆着一个图形抽象的青花美人瓶“天一生水”
王女士说她很喜欢“有木”的设计,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她还透露,在白明做设计前,其实她也请过两个设计师,却怎么弄也不能让她满意,“而白明一做,我就很满意”,她随手指了指通向车库的一扇菱形花纹的胡桃木门,“就连这个门我也很喜欢。”
中国文化是陶艺家兼设计师白明的底色,这种底色一点点地浸染着王女士。她说她很喜欢中国文化,并且有些绝对地表示:“只有中国文化才叫文化,西方文化只能叫智慧。”对于居室设计,她表示像现在这样携带中国文化元素,又不是原封不动满坑满谷地照搬那些繁复的古代家具装饰就很好。而家居用品,她也喜欢线条简洁的东西。这正应了香港漫画家和媒体人欧阳应霁的话,“越简洁越能看出事物本身的丰富面相 ,也越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越见历史感。”
客厅的空间是挑高的跃层,在大吊灯垂下的地方,一组既传统又现代的黑色皮质沙发,为偏中式的空间添加了一缕西式的经典怀旧和自然优雅的现代风情。而三三两两倚靠在沙发上的绣花和手工钩织靠垫,及木质茶几上的瓷质茶具,又给中国气质平增了一则现代注释。
沙发背靠着一排弧形的围窗,纯白的窗帘从5个围度飞瀑而下。窗旁精致的中式花架上是一个古韵悠然的瓷瓶,王女士说那是白磊的作品。而窗外遍植一株株风姿挺立的翠竹,翠竹间散放着的雕塑。清风明月之夜,关上灯,看竹影摇窗更是一种中国式的享受。
穿过客厅,右边厢便是布置淡雅的大阳光房。帐篷式的玻璃屋顶上,拉着一条条细细密密的竹帘,四围全围着白色的布幔,有点蒙古包的意味,但整个空间又因为多用纯白等淡色而显得开敞、透亮、卓然不凡。阳光房最多最大的家具是几个铁木结构的储物架,上面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地摆满了陶艺作品,其中最多的还是白明的作品。最惹 眼的是一排十来件、形似纽印、粗砺质朴的陶件,这便是白明参加过许多国际大展的《参禅?形式和过程》系列。在这个专门用来陈列陶艺作品和陶艺书籍画册的地方,不仅架无虚席,地上也摆满了大件的陶艺和三三两两的画作。
屋中间是被特意辟出的一个休闲区,三个呈品字摆放的原木结构的汉字布艺沙发,毫不掩饰地传达出主人对中国风情的偏爱。茶几上一个不规则的笔洗似的陶制茶托盘器形特别,几个散放着的陶制茶具的造型也不多见。三五知己赏玩陶艺画作的间隙,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该是何等的惬意呵。
可以看出,整个别墅的布置回应的是“中西合壁”四字,在极简的中式背景下,中式、西式、艺术品三种元素被恰到好处地点缀,这还包括了餐室的长面包形中式吊灯、书房门前中式柜上摆放的西方青铜少女胸像、书房西式雕花壁炉等,物件虽然风格相去遥远,但却被和谐地混搭在一起了。而其婉约的气质很像一个老式年间的文学青年,个性儒雅,眼神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