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本道·汪潮涌 在取舍间一路领先(一)

(2009-02-04 15:10:43)
标签:

《投资家》

第1期

资本道

财经

分类: 资本道

汪潮涌 在取舍间一路领先(一)

把投资核心集中在未来电信、媒体、科技领域,汪潮涌将风险投资行业一般30%左右的成功率改写成了百分之八九十。

/本刊记者  孙雨

 

资本道·汪潮涌 <wbr>在取舍间一路领先(一)1999年的一天,汪潮涌刚在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完,一个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员就立即跑过去找到他,希望能给陷入资金困境的朗新科技以支持。经过几次见面后,汪潮涌决定出手相助。他先花了6个月时间帮助朗新科技以6000万元回购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200万元买入的股权,但考虑到之后势必要引进新的投资者,便数次飞往美国寻找投资商。结果,英特尔、高盛、香港互联网商PSINet和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计2000万美元的投资顺利注入朗新科技。

对朗新科技的投资及上市方案为汪潮涌日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和资本基础。2005年,他收回在朗新科技的投资时回报率达到了10倍。“作为最早一批将风险投资(VC)概念引入中国的银行家,”这位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信中利)的董事长兼总裁说,“我们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经验以及为他人所信赖的成功投资案例。”

风险投资行业的一般情况是投10个项目有3个可能失败,最后成功的往往只有3个,但是由于从一开始就没有漫天撒网,而是有所取舍地将投资核心集中在未来电信、媒体、科技(TMT)领域,信中利从创业之初就把这一成功比率改成了百分之八九十,从而成为中国领先的从事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PE)以及直接投资的民营投资公司。到现在,公司已拥有6000万美元VC基金,大约3亿美元PE基金,而直接投资资金则达30亿元人民币。

在汪潮涌看来,TMT公司不仅在成长空间、创新能力、专业领域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其创始人一般都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融资理念与自己息息相通,例如搜狐的张朝阳、百度的李彦宏甚至北京瑞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莘等。

对瑞星共计92万美元的投资在8年多以后的今天已使信中利的预计收益达到了100倍——这还是瑞星这个防毒杀毒软件商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不得不将上市计划从2008年推迟到2009年的结果。然而谁能想象如此乐观的结果却肇始于瑞星只有20多名员工、市场份额正在被杀毒软件逐渐蚕食的时期?那时,曾经依靠硬件防病毒卡占据国内一半以上防病毒市场的瑞星急需转型为杀毒软件供应商,而汪潮涌帮助了它。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时汪潮涌说,他当初之所以舍弃其它公司而选择投资瑞星,除了相信王莘的营销能力外,就是因为相信需要不断更新升级的杀毒软件不用担心盗版和即便盗版非常普遍也不会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1999年和2000年,也就是公司运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信中利就直接投资了15家美国硅谷和国内的高科技公司,并为近20家高科技公司担任财务和融资顾问,募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但是其中的有些公司最初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信中利的第一个客户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8095.HK,简称:北大青鸟环宇)就是这样。在20007月终于成为最早一批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时,为北大青鸟环宇作财务顾问的汪潮涌就曾经感叹,他刚开始接触时,该公司就是个校办工厂般的企业,股权结构非常混乱,产品也刚刚开发出来,并且过去两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然而通过为其制定资产集中与业务集中的重组方案和把股权集中到具有科研优势的北京大学,有着在大通曼哈顿银行、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工作经验的汪潮涌还是帮它撞开了上市之门,并且在上市当天逆市上涨了138%。“做投资公司真的完全是高智力活动,考验你的眼光和对市场时机的把握,同时也考验你对输赢的心态和承受力。”汪潮涌说。

通过瑞星、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等早期创投的成功,信中利已将业务不断扩大到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领域,并像接力一样在不同的环节上给企业以支持。即便如此,汪潮涌依然拒绝投资于领导者不符合自己6P原则(Previous experience经验、Persistence韧性、Passion激情、Profit盈利能力、Price Sensitivity合理估值、Popularity人格魅力)的公司和商业模式模糊、技术性不强的中小公司,比如一些视频网站。他说:“每年我都会拒绝大量请求融资的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