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世说·还原唐万新(二)

(2009-02-04 14:05:37)
标签:

《投资家》

第1期

新世说

财经

分类: 其他

还原唐万新(二)

德隆往事亲历者回眸

/王世渝

一声“皇恩浩荡”

 

20047月底,唐万新已经接受有关领导和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   会领导的劝说回到北京,先是监视居住于北京西三环的华融大厦。当时环境还比较宽松,可以去看他。我于81日晚上,专程从上海到北京去看望他。

经历艰难曲折,再次见到唐万新时已是百感交集。他在没有任何监视的情况下,轻声地告诉我:“世渝,真是皇恩浩荡啊!政府对我们这么宽容,我没有理由不回来。”

他告诉我:“因为成天要应付由各地债权人找来的地方公安,已经无法安身重组,不得不放弃由的德隆自己主导重组的机会,只好仓皇出逃,跑到国外去躲起来,等待结论。只有等政府把德隆情况了解清楚了,政府就出来主导了,我才可以工作。我以为政府需要至少需要三个月调查得出结论,没想到一个半月结论就出来了,和我自己估计的结果差不多。现在政府制定了以市场原则来重组德隆的方案后,我认为德隆有戏了。我就一刻也不停的跑回来,在国外刚买好渔杆,还没来得及钓鱼呢?

“我愿意回来帮助政府把一切全部弄清楚,重组完了,我该坐牢就坐牢,该审判就审判,该承担什么责任就承担什么责任。只是不希望德隆垮了,哪怕全部交给国家都可以。

“我当初不应该离开北京,应该把德隆总部设在北京。我们远离政治是一个巨大错误。如果今后还有机会,我们一定不去上海,一定就在北京设立总部。

他的这段话道出了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对企业与政府关系的一段发自肺腑的心里话。然而,我曾从另外的一个渠道得知,当时专案组的成员向唐万新给出比较好的承诺,规劝唐万新从国外回来,还有一个原因是以为唐万新在国内国外藏了很多资产或钱,劝其回国时希望他把这些钱交出来。

从和唐万新的谈话中得知,他根本没有携款潜逃的考虑。

 

奉“郎”上宾

 

在德隆里,由于唐万新的随意,除了偶尔与外国人见面,开会穿穿西装外,每天都是着便装的。这就是德隆文化、德隆方式。不讲规矩,不讲排场,不讲形式。不用洋装在身也能搞金融;不用富丽堂皇也要造金融航母。

唐万新从来不以工作以外的亲疏来论工作以内的亲疏关系。喝酒的朋友、打牌的朋友、甚至是朝夕相处的朋友不一定是工作的伙伴。个人关系的远近亲疏关系不等同于工作中的远近亲疏关系,这一点,唐万新十分理性。

2001年,由于各相关部门对德隆的全面调查,郎咸平在《新财富》杂志上的封面文章和上证股指由2200多点跌到1300多点这三件事情,实质上造成了对德隆系的致命一击。

对于郎咸平,唐万新对他表现出异常的大度,后来还请他成为德隆的座上宾。2003年美国高盛香港公司的所有高层在合伙人徐子望带队下倾巢出动访问德隆时,郎咸平也在列。

 

疆土情结

 

唐万新生在新疆,长在重庆,两次上大学,爱上自然辩证法,却要挣钱来做研究,他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是最能排解他的烦恼、消除他疲劳、让它能做出重大决策的地方,是新疆北部边陲的德隆独拉台农庄。这里是他打猎的地方。

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伪装,生活得非常真实。他热爱新疆这片土地。他身上的一切都能和这片土地融在一起,感觉他就是为新疆而生的。他还亲口告诉我,如果有一天德隆成了世界500强企业,他就离开上海了。我以为他是要去北京或者国外,结果他意外地告诉我,他回新疆。

他说,回到新疆后,我们公司完全市场化,全部是职业经理管理。回到新疆只做重大决策。他准备在乌鲁木齐兴建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划出很大的土地。围起来,所有适宜新疆生存的动植物都要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保护,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肯尼亚国家公园一样。

注:作者系德隆系旧将,德隆一案全程亲历者和重要的当事人,本文为其所著《曾经德隆》摘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