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孩子》公益期刊项目合作章程

(2010-05-05 20:50:15)
标签:

绿孩子

教育

乡村儿童

杂谈

分类: 《绿孩子》

一、《绿孩子》项目的整体规划

 

项目目标

一本为小学阶段的乡村孩子量身打造,引导其艺术能力发展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阅读推广的公益季刊,刊物名——“绿孩子”。(注①)

服务对象及范围:

1、农民工子弟学校和乡村小学。从15-20所学校启动,在两年内覆盖100所学校;

2、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机构、组织和团体。

推行模式

原创绘本团队创作适宜本土儿童阅读的作品;

项目成立编辑部,按期、按季出版;

根据合作NGO推荐的学校名单和地址,挂号寄出;

即形成工作链:创作→编辑→印刷→发行。

策略

整个项目分为启动+延展两部分(注②)

人力及其他资源

编辑部 + 项目专责;
红泥巴。

注释:

①  《绿孩子》公益季刊分为春、夏、秋、冬四刊,采取免费提供的方式给积极进行阅读探索的乡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名录根据各合作NGO推荐产生备选学校,《绿孩子》项目部按照区域和学校情况从中甄选。寄送时,以班为单位来配送每所学校;

 

②   启动: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最终实现100个学校的开发和信息收集,实现“创作、印刷、发行、反馈”四个工作环节的紧密结合,形成可控的工作流程。

延展: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在保证上述工作内容的同时,增加“教师培训”(艺术、阅读两部分);在刊物发行方面,适当地推广并探索刊物后期的造血功能开发。

 

 

二、《绿孩子》乡村儿童艺术教育期刊的创作初衷

我们发现,由于城乡生活收入差距较大,再加上大量从国外引进的图画书籍充斥儿童图书市场,乡村儿童越来越难于和图书建立密切关系。同时,由于师资和教学经费严重短缺,大部分的乡村学校都不能按照教学标准开设合格的美术课。此外,从事乡村教育的部分NGO的阅读活动因缺乏乡土教材而掣肘。严峻的现实促生《绿孩子》项目部的创办。该项目希望通过本土的优秀绘本作者取自于真实生活中的素材来创作乡村儿童读得懂、能和自身的生活产生共鸣的原创绘本作品,从而让小读者们自然地接触到本土艺术教育。同时,期刊还会由著名儿童阅读推广网站红泥巴负责自主阅读指南栏目,与NGO建立的图书室和阅读活动一起鼓励小学生们主动尝试多元的阅读方式,让孩子们参与阅读活动继而爱上阅读。

 

二、《绿孩子》公益期刊项目带给各方干系人的价值

给项目学校的小学生的价值:阅读与艺术教育,投稿的平台;
给合作NGO的价值:“童话式发布的通道”(注③),可以作为特别的机构宣传册;
给绘本创作团队的价值:收集到多元的素材,深入探索本土绘本的创作;
给项目学校(乡村小学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免费获得期刊,学校阅读活动的宣传和交流平台;
给教师的价值:阅读教学指导与答疑。
注释:
③刊物专门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交互栏目,目的是“成为教育领域NGO组织童话式发布的通道”,每期由NGO组稿,《绿孩子》项目部的创作团队将优先考虑合作NGO的优质的稿源,来绘制插图或直接改编为原创图画书。稿件主要为两方面内容:
一、机构在乡村教育方面的动态、计划或者有趣好玩的故事分享;
二、学生作文、图画、手工及教师手记等其他形式的创作展示。

 

三、与《绿孩子》项目部合作机构的条件                 

合作机构应符合以下条件:致力于乡村教育和农民工子弟教育领域,曾执行超过一年时间的助学行动或者项目,对某一地区的学校基本情况了解,可以为《绿孩子》项目圈定刊物投递备选学校并且负责与校方的联络工作。

四、各方干系人具体工作分配

绿孩子项目部:负责刊物的创作、编辑与印刷;从NGO处收集学校的反馈信息;不定期组织NGO活动沙龙;
合作NGO组织:负责推荐备选项目学校;及时收集所有项目点学校每期期刊邮寄抵校的回复;为机构的动态、计划与活动中发生的故事组稿并投稿给《绿孩子》;

合作项目学校:负责每期期刊抵校时通知上级的NGO;学生投稿的组织和邮寄工作;阅读活动宣传与交流;

注:每个合作的NGO需要承诺所推荐的项目学校会100%做到抵校回复;每期至少有1/3的项目点学校会有主题投稿、阅读活动报道感想反馈。如根据刊物的下期主题而递交的学生作文、图画、手工品(实物或者图片)。(此点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如何对校方和学生进行激励,使其不觉得有负担)

 

五、合作申请方式

请有合作意愿的组织从附件或者红泥巴网站下载《绿孩子》项目合作意向书,认真填写后盖章,电邮至lvhaizi2009@gmail.com

六、办理合作流程

发送合作意向书——组织甄选工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确认合作关系并备案——发布最终合作机构和项目学校名录。

联系方式:

电话: 15611980931
email: lvhaizi2009@gmail.com
联系人: 李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