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同步崩盘会导致黄金价格大跌吗?

(2009-02-21 12:03:06)
标签:

黄金

价格

崩盘

大跌

美元

昨晚

刘军洛

通货膨胀

财富

央行

房价

财经

分类: 黄金专论

近期 刘军洛先生在他题为 “ 全球同步崩盘即将袭来建议出脱股票黄金一文中,阐述了全球通缩即将到来的道理,并建议出脱所有资产,包括股票、黄金等,短期内应持有日元现金,美元现金,或人民币现金等。本人对刘先生的观点一向关注,也经常拜读他的博客。但此文中有不少对黄金的错误理解,因而觉得有必要澄清之。

 

一种大家都相信的观点是,黄金是通货膨胀的必购品,是用来对冲物价上涨的。如果你发现你周围的物价都在涨,大米涨,肉涨,蔬菜涨,卫生纸涨,你在抢购这些东西之后,还能够想到的,大概就是黄金了。反过来讲,如果周围的物价都在急剧下降,还会有人去买黄金吗?这个道理的自然延伸就是,通胀时买黄金,通缩时卖黄金。刘先生的博文,大概就基于这个普通道理。

 

遗憾的是这个被普遍接受的道理,却是错误的。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各国央行逃离金本位制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们便想尽办法让世人信任新产生的纸币系统。自布林顿森林协议之后,央行们的努力加倍,七十年代的通胀促成黄金从三十五美元一盎司暴涨到八百八十美元一盎司,之后黄金进入熊市。在历经近三十年的熊市之后,能够真正知道并相信黄金在国际金融中的作用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

 

然而,这黄灿灿的“野蛮金属”,并不因央行们的努力而从人类文明中消失,其重要原因就是,黄金代表真正的财富。黄金物理性质稳定,可朔可分,游离态可供量稀少,天然优美。纸币资产是现代金融的产物,在现代金融中,你的纸币资产一定是另一个人的纸币债务。因此,你的纸币资产的可持续性,需要看你的债务者的可持续性。而黄金却是独立于债务之外的资产,拥有了黄金,便拥有了永恒的财富。

 

基于这个重要的原因,央行们在过去七十年所做的,就是使纸币供应量相对稳定,让人们对纸币系统充满信心。除了满足因经济总量增长对货币的需求以外,央行长们尽量不过度增加货币,控制货币周转速度。同时,也努力避免出现大规模债务者不能偿还的情形。可两者之间很难均衡。一方面,过多的货币供应或过快的货币速度会导致通货膨胀,过少的货币供应及超低的货币速度导致物价下跌,会使债务者破产。任何一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财富逃离纸币系统,严重时会对纸币系统构成威胁,让其几十年来的金融体系崩盘。

 

可惜的是,自黄金创八百八十美元一盎司之后的三十年以来,以纸币资产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就一直不争气。从八七年美股崩盘,到九十年代墨西哥比索危机,到南美超级通胀,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俄罗斯债务破产,从网络股疯狂,到当今次级贷款以及信贷危机等等,央行们基本上是在四处扑火。而每次扑火所用的灭火剂,就是新增加的货币供应。每一次新增加货币供应,又为下一次危机奠定了基础。只可惜这次因美次级债带来的全球危机,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甚至超过了以往所有危机的总合。央行们的努力显得苍白了,因此有了通胀与通缩的说法。然而,由于现代金融所带来的债务,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都会导致黄金上涨。在通胀时,人们会对纸币系统失去信心,因为纸币的购买力会越来越弱。在真正通缩时,人们也会对纸币系统失去信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纸币资产是否是可持续,你的债务人能否偿还你的投资。在两种情形下,你都会抛售你的纸币资产去购买黄金。毕竟,黄金是无债务亦不可凭空创造的永恒财富。介于通缩会对整个以债务为基础的纸币系统产生崩盘性影响,央行们会宁多勿缺地加快货币供应量。因此,真正持续性通缩的风险比通胀的风险要小很多。

 

有人会问,“日本在九十年代开始通缩,持续近二十年了,日元黄金在九十年代持续下跌,这不就推翻了黄金通缩也涨的说法了吗?日本央行在此期间,在美联储的敦促下,大量提供日元,也没能阻止通缩。”这一说法的确有相当的混淆力。事实上,全球经济在九十年代初的美国萧条之后,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十年。这十年,以网络技术为领头羊,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尽管日本国内处于萧条期,日本经济的虚拟国界开始超出它的地理国界,大量的出口创汇,让这个高储蓄的国家得以发展。整个九十年代,以美元为代表的纸币系统在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尽管危机不断,黄金未能走牛,与经济强大不无关系。

 

再一个原因是,央行们在九十年代大量抛售黄金。央行们认为,黄金作为货币的日子已经过去,没有必要再囤积这一历史遗留物。大量黄金入市,造成黄金价格不断下降。到一九九九年,黄金价格已到了250美元。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美联储在九十年代进行了一种特殊的黄金租赁计划,就是让央行的黄金进入市场。央行以租赁形式出让黄金,收取利息。由于此招能让央行的黄金储备生钱,各央行也纷纷仿效。数年之后,央行们感到这样下去不行。低价黄金严重阻碍了黄金业的发展,金矿公司纷纷倒闭。没有金矿公司生产新的黄金,租赁出去的黄金很可能无法返回,租金者若从市场上购买,势必会引起金市的恐慌。央行们遂于1999年签订了所谓的华盛顿协议,规定每年只能卖400吨黄金。于是,央行公开卖金的举动才告结束。但为时已晚,央行的金库已空虚不少。英格兰银行在金价250美元时卖掉其一半的黄金储备,至今还让已任首相的布朗先生(时任财政大臣)难看。英国人在历经冰岛般的磨难之后,纷纷追问,是谁卖了我们的黄金?

据统计,央行们在账面上总共还有一万五千吨黄金左右。若除去租赁出去的黄金,央行们实际上可能只有七千多吨左右。

 

黄金的牛市从此开始。

 

那么,黄金就不会跌价了吗?也不是。去年全球在去杠杆化达到高潮时,黄金从九百多美元跌到七百美元。因此许多人认为通缩来了,黄金也要跌。但这两百多美元的跌幅对波动极大的黄金来说,真不算什么。时值今天,还有许多人坚信全球性通缩,但黄金已基本回到危机之前的价位,而导致全球商品价格狂跌的原油在笔者写此文时仍然在40美元附近徘徊。

 

是否真的会出现全球性通缩以及三十年代那样的全球性大萧条,笔者无从得知。但从中央银行的协调举动来看,物价暴涨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福莱德曼说过,通胀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央行们从救投行到购买各种纸币资产,从发放大量信贷到对银行不良资产彻底担保,从购买国债到公开声称“定量松贷”(Quantitative Easing),无一不在扩大货币基础。仅美联储一家,从九月到十一月三个月中,银根便增加了近万亿美元,是过去90年的总和。

 

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创造的这些钱不会进入流通领域中,只是为了救市而用。一旦经济恢复,这些钱又会被联储撤回,因此不会产生通胀。持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包括许多资深经济学家在内。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设想一下,若经济真的恢复了,撤回这些钱不又将经济送入萧条期吗?也许,这些钱可以逐渐撤出。但经济拐点在哪里?什么时候撤多少?怎样处理经济数据滞后的问题?这些具体的问题都使得美联储不可能从经济体系中把钱撤出来。奥巴马的经济顾问保罗福尔克在七十年代末因控制住了美国的通胀而出名。他算是对通胀有深刻认识了的人吧?可他在美国国会为奥巴马的新财长提名讨论会上作证说,美国将步入通胀,应该严厉防范通胀的危险。

 

我说过,央行在印钱方面,会宁可过之而无不及。若这些钱真正起了作用,促成了经济恢复,多少也就罢了。问题是,全球的这个窟窿太大,一丁点钱填不满。有保守的经济学家预测,大概需要三到五万亿美元来填。悲观一些的,则估计要近二十到三十万亿美元。这样大笔的钱,只会导致全球性货币贬值。央行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吗?如果你对以债务信贷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风险有所了解的话,你的结论一定是,会的,央行有能力和决心这么做的。伯南克在2002年一篇题为“通缩:请让它不要在这里发生”著名讲话中称,美国政府有一种技术,也称为印刷术,能够几乎以无成本的方式制造出无限的美元。

 

这种时候,若出脱黄金去买日元美元,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我看来,黄金的黄金时期刚刚开始。今后数年都是黄金闪光的年头,是真正的避风港。无论是通缩还是通胀,世界上对纸币的信任正在逐步消失。要想恢复对纸币系统的信任,只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重新恢复黄金的地位。当然,纸币对贸易的贡献是相当大的,正是有了纸币系统的成长,才有了今天的国际贸易。作为支付手段的纸币,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一点,黄金无法和纸币相比。怎么能将纸币与黄金结合起来,使世界既有稳定的信用,又有便利的支付手段,将是央行们要解决的问题。

 

有一点可以断定,当世界度过这一困境,真正进入成长期时,黄金的价格会远远高于目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