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里
图/来自网络
“读研读博,并不妨碍你嫁个好男人。”、“一个拥有大专学历的男人,当老板当老公都足矣!”
、“据我分析,大专学历的男人当老板当老公都足矣!学历不是妨碍男人优秀的理由。”昨日下午,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会场里,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婚恋情感专家周小燕语出惊人。新闻来源:http://news.sina.com.cn/s/2009-04-16/031617618246.shtml

笔者不敢妄自批评周小燕教授,理论上也认同周教授的观点。但是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实际情况是否如周教授的理论所言,只能靠实践来检验了。笔者想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笔者的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读书时是个高才生,工作后是个优秀的白领。由于表现优异,所在单位在其工作两年后就准许其攻读硕士研究生,她利用这次机会,不但取得了硕士学位,而且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时的女孩接近30岁,也到了待嫁的年龄。同单位的一个男孩,只有高中学历,但是肩宽貌端,英俊潇洒,1.82米的身高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男孩的主动和俊朗使亲戚的女儿无法自拔的爱上男孩。另外由于母亲的催促和年龄的增大,女孩不顾父母的阻拦和干涉,最终二人结婚了。
妻子作为独挡一面的领导,而丈夫却是一名后勤保障的普通员工,不但丈夫难受,妻子也感觉难堪。不到三个月,由于妻子能力和学历等原因,已经成为这家跨国公司的地区副总,家里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来源,即不差钱,她丈夫主动要求离开公司,而她也乐得顺水推舟让丈夫在家做专职妇男。
按理说,这种婚姻生活下去也会很幸福。
但是两年后,由于妻子忙于工作,在家也很少与丈夫交流,使得夫妻二人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丈夫也因此迷上赌球。最终亲戚的女儿不得不调到外地公司,把丈夫带离这个是非之地。搬家走时,亲戚女儿满脸落寞,不知是后悔还是无奈。
直到现在,再没听到此夫妻二人的情况,但是女人离开时的表情至今仍难忘怀。
或许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学历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是学习的一段经历,与个人的婚姻幸福与否无关。可事实上,学历差距或是幸福婚姻的绊脚石,不仅仅是指女高男低,也包括男高女低(当然笔者所说的差距大于等于3个档次以上),这不包括婚后一方再入学出现的学历差距。
婚姻幸福,不是夫妻睡在一张床上,也不是在一个房子里过日子,更不是只有性,它和两人文化修养,家庭背景(门当户对),习惯,内涵,情趣等等有极大关系。有谁真的敢期望双方的责任心使双方在一起痛苦的过一辈子。当激情过后,没有了甜言蜜语,就会显现出文化的差异。一个人说话,而另一个人却听不懂,会有幸福吗?所受的教育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追求都不同,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分歧,就会吵架,最后分手。所以,学历差距的幸福婚姻很难会长久的。
虽然我不是一个男权主义者,但社会却是个男权社会,这就决定了女人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更艰难一些(这是男权主义社会的现实)。女人高学历,对自己的事业发展、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和提升空间,但同时也给婚姻家庭的幸福美满设置了障碍。在人们的常规传统思维中,婚姻的双方应该是彼此相当,或者男稍强女稍弱,否则就如故事中的婚姻一样,女人强势男人自卑,男人自然感觉没有地位,甚至感觉自己从属于妻子,虽然高学历的妻子给他带来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是因为心理上错位和自尊心的受损,并且很难与妻子沟通交流,情感压抑得不到及时释放,又得不到妻子的理解,自然失去积极向上的信心。
本来男人专职家务也很正常,但是传统的观念以及封建社会沉积下来的陈规陋习还没有涮清,男主外女主内仍然是社会的主流观念,坊间还流传着这样极端的顺口溜,即
“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东方不败!”这样的现状下,我们不能仅仅靠理论分析来看待问题,那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更不是实事求是。男人分工做好家庭的后勤工作,就浑身不自在,甚至沉浸在郁闷之中。再加上别人嘲讽的目光和男权语气,使处于低位的男人更感无法适应和面对,最终几乎没有幸福的家庭和婚姻。二人勉强的维持,也是顾及各自的面子和应有的责任,爱情的愉悦婚姻的幸福却渐行渐远。
如此一来,我还是想说,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的文明更需要时间来掏洗,某些沿袭了几千年的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周教授理论上的分析得出的观点不一定就能指导实践,也未必在现实中就是真理。我们在朝着这个理想化方向努力的前提下,也不得不留个心眼,最保险最首选的婚姻还应该是学历上“门当户对”,家庭上背景上“门当户对”,这样婚姻才是幸福的基础和前提保证。
学历差距,尤其是女高男低的学历差距,或许不是幸福婚姻的鸿沟,但是或许是幸福婚姻的绊脚石,婚姻双方跨过这块石头没被绊倒,也会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