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仅是社团组织,并非国家机关,所将公布的数据很容易提前泄漏出去,所以12月1日公布的PMI数据事先已经被市场所知,而且11月的PMI近三年来首次跌破荣枯分界线,出现了质的变化,利空因素颇大,是导致10月30日股市大跌的主因。
周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11月PMI为49%,比上个月下滑1.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历史平均的0.5个百分点,该指数在50%-52%的区间徘徊6个月后,近三年来首次跌破了50%的分界线,进入了收缩区间,这是一个重大的拐点,意味着中国制造业正式从扩张步入到了收缩,所以利空的力量较大。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下滑较快,11月新订单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从09年1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新订单指数是PMI的领先指标,这意味着未来PMI将持续下滑,也意味着经济的终端需求加快下滑;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6%,比上月大幅下降3个百分点,欧美发达经济体进入消费旺季,但仍未能拉动中国出口,显示出欧美经济的疲软;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2.8个百分点,库存仍在持续累积,未来去库存的压力极大,这将进一步加速经济未来的下滑。无论是PMI自身的指数,还是分项指数,11月PMI都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制造业正式步入了加速下滑期,所以对市场的打压较大。
图1:官方PMI和汇丰中国PMI加速下滑

图2:10月和11月PMI的分项指数

近期国家严打经济数据泄密,目前正在风口浪尖上,央行本次下调存准率的这个消息被封死的很严,事先并未泄漏出去,所以周三股市并未提前反应存准率的下调;同时本次下调违背历史规律,央行通常在周末才公布存准率的消息,但选择周三晚上公布,很可能是央行看到股市的猛跌决定提前下调,担心股市下跌破位,出于拯救股市的目的。
近期中国严打经济数据泄密事件,10月底中国最高检察院通报两名官员因泄露经济数据而分别被判5年和6年刑期,其中有一个是央行的官员,同时还有4起泄密案正在审理中,在这个大背景下,央行并不会向外界透漏下调存准率的这个重大消息,而且此时的央行是建立机制防止泄密,在风口浪尖上,也没有哪个官员敢于冒着重大的风险去泄漏,所以市场应该是事先并不知道央行要下调存准率了。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事先知道了PMI数据的这个重大利空消息,又未事先提前知道央行下调存准率的这个重大利好消息,所以股市只提前反映了重大利空,导致了周三的大跌。另外,出于央行货币政策微调的决定,央行是准备在近期下调存准率,但并不确定是在哪一天,最早应该是本周末,因为按照央行的历来风格,这么重大的消息通常是放在周末公布的,但是周三股市的大跌让管理层产生了恐慌,出于救市的目的,把下调存准率的决定提前在了周三晚上。
央行周三晚上突然宣布下调存准率,远超预期,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了实质性的放松,具有重要的战略方向意义,标志着政策已经见了底部,大大增加了政策的微调力度,在经济下滑和政策微调的博弈之中,短期内微调的力量增强,很可能引发股市的第二波反弹。虽然存准率只下调了0.5个百分点,也只是向市场释放了4000亿的资金规模,但是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影响,在连续12次上调存准率之后,首次采取了下调措施,相当于宣告政策调控已经见底。
10月底以来,政策微调逐步清晰,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和税费优惠政策,农支行降准,等等,但是市场表现平淡,主要原因是经济加速下滑、欧债危机持续升级,这些利空因素实实在在、触手可摸,而前期的“微调”政策表现得较为温和,市场对“微调”的信心并不足,但存准率的下调显著增大了微调的力度,宣告了政策的见底。
在经济下滑和政策微调这两个利空和利多的博弈之中,短期中政策的微调是超预期的,毕竟持续长达两年的政策调控一直打压着股市,政策的见底对股市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股市的压力得到了部分的释放;而经济的下滑很早就被市场预期到,同时股市的下跌也一直在反应这种预期,所以短期来讲,股市的天枰是向政策微调倾斜的,也就是利多的力量偏重一些,短期内股市是有可能带来第二波反弹的。在2350附近,可以大幅买进股票,以2300作为止损位,止损只有50个点左右,风险较小,值得一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