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晏氏源流的探讨

标签:
晏殊 |
分类: 玄达读书 |
关于晏氏源流的探讨
http://s11/middle/5e41cf86t86ec9b9cbb1a&690
关于晏氏始祖问题,我族 晏春林先生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延续晏氏世系,从事晏氏源流研究十余年,他在收集的大量有关历史资料,其中山东齐鲁出版社出版的《晏子研究文集》,其中记载了宋代宣和五年于临淄出土的《叔夷钟》和清代出土《庚壶》两器。根据晏鸿呜先生提供的线索,晏春林、晏成和先生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郭沫若文集》历史篇《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其中《叔夷钟》和《庚壶》的释文。山东省维坊市博物馆研究员孙敬明先生《读两周金文札记—晏子世家小考》,孙敬明先生依据《叔夷钟》和《庚壶》,研究‘晏子世家’弥足珍贵的文献。对晏氏源流研究成果,有突破性的进展,再无其他资料可证明晏子(婴)的世家。
孙敬明先生《读两周金文札记》中说:清代出土文物“春秋时期的《庚壶》其中有一人名作‘冉子’,台湾张光远、张政烺先生认为文献中的‘晏弱’,即晏桓子。再即宋代出土于临淄的《叔夷钟》,孙敬明先生认为《叔夷钟》中的‘叔夷’应该是晏弱”。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庚壶》中的‘冉子’,叔夷钟里面的‘叔夷’,是同一个人。晏弱(公元前571年晏弱在东阳筑城来逼迫莱国,公元前567年灭莱国。见《左传》),灭莱国有功,受齐灵公奖赏。
关于叔夷(晏弱)的出身和他出仕于齐,依据《叔夷钟》中的铭文(金文,400多个字)载:“叔夷典其先旧及其高祖成汤”。即《晏子研究文集》中‘晏弱的远祖为蓬蓬商成汤王’子姓。对叔夷的出身,郭沫若在释文中说,“叔夷乃宋出,其父为宋穆公之孙,己则出仕于齐”。“齐襄公之妹适秦为成公妃,其女适宋为叔夷母,叔夷与齐有此亲谊,故出仕赞齐也”。
根据《叔夷钟》的记载和郭沫若的释文所述,晏弱原本宋国人,其远祖为商成汤王、子姓,并非出自姜姓齐公族。据考,宋穆公是殷商契的后裔。《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封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太师、少师劝微子去,遂行”。“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周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 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宋,自微子开始至王堰四十七年,齐络王与魏、楚伐宋,杀宋王堰,宋遂灭。殷商世系至此乃止。
现将其世系记录如下:
殷人的先祖是帝喾之子契,称号为玄王。《国语·周语下》说:“玄王勤商,十四世而兴”。就是说,殷商由契开始,到第十四代便是王天下的成汤了。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这十四代是:“契。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圃立。曹圃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汤自公元前17世纪灭夏建立国家践天子位时起,至周武王攻灭商共传17代、30世。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是为帝太甲(后称太宗)。太宗崩,子沃丁立。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已立。帝雍己崩,弟太戊(后称中宗)立。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帝外壬崩,弟河檀甲立,是为帝河檀甲。河檀甲崩,子帝祖乙立。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帝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祖甲。帝祖甲崩,子帝禀辛立。帝禀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封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已,妲已之言是从。淫乱无道。被周武王攻灭。从帝喾至纣共传31代。
宋微子世系:周武王灭纣后,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开续殷祀,国于宋。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缗公共立。缗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缗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则为厉公。厉公卒,子厘公举立。厘公卒,子惠公立。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卒,子戴公立。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卒,子宣公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晏弱曾祖父)。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华督弑殇公,穆公子冯立,是为庄公。庄公卒,子缗公捷立。缗公十一年万搏牧杀缗公,立公子游为君。诸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弑宋新君游而立缗公弟御说,是为桓公。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襄公欲为盟会,十二年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楚执襄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十三年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伤股竟卒,子成公王臣立。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杵臼,弟鲍革立,是为文公。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共公卒,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平公卒,子元公佐立。元公卒,子景公头曼立。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卒,子悼公购由立。悼公卒,子休公田立。休公卒,子辟公辟兵立。辟公卒,子剔成立。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堰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堰自立为宋君。王堰四十七年齐络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堰,而三分其地,宋遂亡。从微子开起至王堰止共25代、32世。从契开始到宋末王堰为止,总计55代。
根据司马迁著的《史记·宋微子世家》和《晏子研究文集—晏子世家小考》等有关资料证明:(一)齐灵公之世〈叔夷钟〉的作者—叔夷就是为齐国灭莱的叔夷。叔夷原本宋国人,“齐襄公之妹适秦为成公妃,其女适宋为叔夷母,叔夷与齐有此亲谊,故出仕赞齐也”,当了齐国的左正卿。(二)叔夷(晏弱)之父为宋穆公之孙—庄公冯之子—缗公捷或捷的庶兄弟。(三)根据孙敬明先生在《读两周金文札记—晏子世家小考》中说:“春秋时期的庚壶其中有一人名作‘冉子’,张政烺先生认为,这人就是文献中的‘晏弱’,即晏桓子。再即宋代出土于临淄的叔夷钟,笔者则认为这位作钟的叔夷应该是晏弱。
综上所述:晏氏的血缘始祖应是黄帝后裔、帝喾后裔、商成汤王后裔宋穆公之曾孙晏弱。因此晏氏家族的始祖应是宋穆公的曾孙、齐襄公的外孙、春秋时齐国的左正卿—晏弱,即晏桓子。
魁峰世系
13岁
http://s9/middle/5e41cf86t8065da5bf208&690
20岁
http://s16/middle/5e41cf86t8065db5fa53f&690
21岁
http://s12/middle/5e41cf86t8065db7e2feb&690
22岁
http://s16/middle/5e41cf86t8065db9caa3f&690
23岁
http://s7/middle/5e41cf86t8065dbca84f6&690
24岁
http://s4/middle/5e41cf86t8065dee33623&690
25岁
http://s7/middle/5e41cf86t8065df10e906&690
26岁
http://s12/middle/5e41cf86t8065df4dfdab&690
27岁
http://s9/middle/5e41cf86t8065df6c7748&690
28岁
http://s14/middle/5e41cf86t8065df8b0cbd&690
29岁
http://s7/middle/5e41cf86t8065dfb8cd76&690
30岁
http://s1/middle/5e41cf86t8065dff5de2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