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书三题

(2011-02-20 11:50:39)
标签:

书与人生

分类: 碎语闲言
 爱书三题

 

                                    一、没书的日子

 

没书的日子,很无聊,也很无奈。

 

天不再蓝,水不再秀,山不再青,阳光不再灿烂。

 

没书的日子,生活变得很空虚,很黯淡。

 

会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气闷、百无聊赖,会哀叹生活没劲诅咒四季冷暖,会朝着爱侣抱怨何时你能体谅我的需求,会数着日子期盼有钱随意购书的那一天。

 

没书的日子,头脑会变得昏昏沉沉像一只睡不醒的懒猫;思维会变得浑浑沌沌像远古时未开化的类人猿。目光会变得迷迷朦朦不见了智慧的闪烁,人也会变得痴痴呆呆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像金字塔里的木乃伊。

 

没书的日子,可看到时间的流在眼前寂寞地白花花地急淌,看到生命的碎屑在怎样大把大把地被浪费;看到心灵的田野在怎样地一寸一寸被无聊切割,看到皱纹的虫在怎样一条一条地快速爬上眼角和额头。

 

没书的日子我直想去跳楼去投海,以摆脱没书的梦靥......

 

 

二、书与年龄

 

少年爱小说,青春爱诗歌,而立爱散文,这是我爱书的心路历程。

 

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每每缠着兄姐读故事而不得时,我就可怜兮兮地捧着一本书眼巴巴地翻着瞅着,努力地猜着书中的情节。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终于可以连看带蒙地读懂一本书了,我欣喜若狂。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小说,且都是那些向上的健康的作品,如《红岩》、《青春之歌》,以及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没遍数地一本本地读,读得昏天黑地。

 

想来那时少不更事,只是喜欢看情节,看热闹,不懂思维,不求甚解,所以才对小说情有独钟。但这些书毕竟对我进行了早期的开发启迪与陶冶,帮我奠定了积极向上的人生基调。

 

伴随着青春的情结,我又一心一意地喜欢上了诗歌的明快与词的深沉含蓄。每天唐诗宋词不离手,有时间就读,就背,并且每每被绝美的词句和意境感动得无以自拔,并不时地鹦鹉学舌,信笔涂鸦,写一些令人不忍卒目的一行一行断开了的句子,以充作诗词,往往还自我陶醉的不得了。对那些当代诗歌的精华,如《致橡树》、《风流歌》等更是爱不释手,不仅熟记于心,更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诗词为我青春的年华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使生命变得绚烂多姿。

 

而立之年,我又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散文。我终于发觉,那些充满哲理、放射着智慧光环的好散文,才是文学的精粹,是书中的书,文中的文,是作者思想、品格、才华的凝聚。它没有杜撰的成分,完全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它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道理。那娓娓道来、美不胜收、勾魂摄魄、令人难忘的文字,是怎样地像青藤缠树一样萦绕在我的心怀,一寸一寸地融化着我的情思。最喜欢张晓风、毕秀敏等女作家的作品,一读进去就像沉进了浩瀚的大海一样久久浮不出来,也不想浮出来。

 

书与心情

 

在我,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有关的。一般来说,早晨以及一天中其他心情好、思维敏捷、头脑清楚、兴趣浓厚的时候,我就读诗歌、读散文,一边读一边思索,一边体会其中的奥妙和哲理,深深地沉浸在作者所营造的文学氛围中,接受着这位好老师对我的教诲。

 

心情不好生活不顺时,我就捧起小说来读,让思维由作者随意牵来牵去,与书中人同悲同喜,忘了自身的存在,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在最烦闷的日子,尤其喜欢情节紧凑惊心动魄的侦探小说,一个猛子扎下去,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全都抛在了脑后。虽然这是挺没出息的事,不敢直面生活中的困苦,并且光是享受别人的成果,而没有一点点自己的创造。但能凭借书的力量重拾生活的美好,也不失为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就这么痴痴狂狂地爱上了书,书成了我今生今世最最珍贵的挚友。所有欢乐与悲伤的日子都是书籍陪伴我度过的,我感谢它们所给予我的一切。

 

但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女、大学究,我是属于熊瞎子掰苞米的那类人,手中始终只有一棒,实际上是很对不起作者的......

 

(过去写的,有点儿稚嫩,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