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魅力

标签:
中欧闪闪的红星》《背影》 |
分类: 杂谈 |
背影的魅力
http://s8/bmiddle/5e3e7070gb4d1484726b7&690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通过《背影》对父亲倾诉的情感让人刻骨铭心。
日前参加中欧的新年音乐会,座位在舞台一侧,可以近距离看到台上演员的五分面。这是上海爱乐乐团献演的交响音乐会,担任指挥的是著名陈燮阳。
当司仪引导指挥出场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陈 燮阳的背影。依然一身黑色燕尾服,依然清瘦的身形,那标志性的光亮头顶四周依然长发飘逸,特别是从舞台侧幕走向指挥台的步伐依然大步流星,谁都知道一路辉煌走来但神采依旧的陈燮阳已是72岁高龄。
陈燮阳当年是上海芭蕾舞团的指挥,与他同时代的指挥家上海有不少,有些现在已成为业内泰斗,但我却偏爱陈燮阳。我在乎德俄不同的流派风格,因为陈燮阳的指挥特别有感染力,情绪起伏明显,尤其是双手挥舞之间无比的唯美。记得当年在文化广场看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我有很多时间是被乐池里那个头顶光亮手势优美的陈燮阳的背影所吸引。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背影与现在的背影跨越时空交叠在一起。尽管无情岁月的或许已在脸上刻下了无数的印记,但就像1982的拉菲,年代已久醇香依旧口感正佳。
人最成功的标志是:让别人看着你的背影离开;最失败的是情景是:你看着别人的离你而去的背影 。
陈 燮阳的背影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