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看音乐会有感(一)
(2009-12-12 22:49:27)
标签:
建筑国家大剧院音乐会闷罐中国杂谈 |
分类: 杂谈 |
国家大剧院看音乐会有感(一)
夜晚的天安门很美
昨天晚上,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国家大剧院,欣赏一场音乐会。说崇敬,是因为敢以国家来命名的场所并不多见。今天又是纪念古典音乐大师海顿和门德尔松交响音乐会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开幕式,可谓门当户对。
第一次进国家大剧院,对这个投资30多亿的东西总有那么些疑惑:究竟贵在哪里?原来,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是它的建筑方针。
因为,保罗·安德鲁的设计费是按照造价的比例来收取设计费用的。安德鲁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为了这个梦想之地,大剧院的每个座位价值超过50万元。名利双收的是那个法国佬。
行走在国家大剧院的公共空间,人会觉得很不舒服。无限空旷为显大气,但人和建筑的对话就失去了灵动;四周钢结构很硬,只能用巨量的地毯来调和,总感到气息不顺畅;国家大剧院的色彩是灰暗的,也许它要的就是这个调调,但人容易犯困。
其实,国家大剧院就是一个钛合金闷罐。它应该是不节能建筑的精品,哥本哈根大会提醒全世界要注意的,都可以在这里作现场讲解。
我相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类建筑一定会越来越少。虽然,还有耗资50亿,传说是色情玩笑的“大裤衩”,让另类的冒险家库哈斯又爽了一把。原定2009年春晚启用的,现在还没有动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