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也需要制度去维护
节假日即是放纵的机会,也是团聚的理由。
岁月如梭,而人终将老去。
生活无论贫富,离不开辛苦。
伟大与渺小、光明与黑暗、神奇与腐朽,到头来总是殊途同归一线牵。
属于你的只有亲情。
亲情,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确是生活的永恒。
过去,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到父母家团聚,其乐融融温馨无比。父母去世后,在我的提议下,兄弟姐妹五人通过了有生之年不改变的重要议案:把团聚的传统发扬光大,要把随意的不定期的互访,变成刚性的制度。如遇特殊情况,只可改期不能缺席,缺席将受到全体谴责。每个人都在决议上签了名。
看上去有些小题大做,其实不然。因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大哥大姐都已是祖辈级了。谁家没有大小闲事,任何一个理由都是缺席的保证。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团聚的时间和频率:每年聚三次,分别是春节、五一和十一,从大哥开始依次轮转。这样,兄弟姐妹一年半左右做一次东,没有任何压力,反而变成了生活中的一个盼头。
过去,我们的团聚以父母为轴心;
现在,我们的团聚以节假日为标签。以往,团聚中我们总是话题的主人;而今,越来越多的有点时尚有点反叛的声音在和我们较真,大有取代我们之势。
还有许多东西也在悄悄地变化:团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团聚的场所有时也从自家换到酒家,聚会的形式更丰富多彩,上海钱柜最大的包房也飘出过我们的歌声。
而唯一不变的是团聚的频率和执行的流程,它就像啮合很好的齿轮势不可挡永不停息。党的决议经常会调整,我们家庭的决议永不改变。这项决议已经运行了将近十年了,兄弟姐妹的聚会早有超过三十次的记录。因为除了规定动作,只要自认为有可以团聚的理由,都可以自行额外发起,这就看你的内容和形式有没有号召力,当然,这属于自选动作,不会列入考核指标。
我的岳父母去世后,大舅也采纳了我的建议,照抄我家的版本,也开始执行团聚流程,居然也是运转自如好评连连。“两家一制”从无排异。
事实证明:万物生长仅仅靠太阳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为的精心呵护。亲情在我们的血液里自然天成,我们必须经常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激活它,才能让它焕发能量,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制度就是维护亲情的保证。
给亲情加点调料,生活才会更有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