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这样吓人的标题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12号下午3点半赶到北京机场2号航站楼,在东航值机柜台换好登机牌,过完安检,在22号登机口准备登机。
5点起飞,4点30分已经有很多乘客开始在登机口排队,这是登机牌上的登机时间。然而,5点过后还不见动静。其它航空公司一定会有延误登机的致歉广播,东航没有,5点15分,广播来了,飞机机械故障,没有起飞时间。乘客有两种选择:换下个航班的机票或等待飞机修复。
几乎所有的乘客都重新来到办票大厅涌向办票窗口,等待了30分钟,被告知要先到售票窗口登记再来办票。这时的混乱局面你一定是可以想象的,下一班飞机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先到先得。乘客开始抢票,不知道在两个柜台之间跑了多少个来回……几个老外和窗口服务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看上去非要把东航柜台砸了才解恨。其实,有这种想法的绝对不在少数!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东航认为这是正常的,甚至他们比乘客还怨,所以就没有什么真诚的歉意。东航的代表还这样解释:在北京国航好一些,上海东航好一点,因为是总公司所在地。他似乎告诉我,东航在上海以外不犯错是不正常的。
一番折腾后,我还算幸运的签到了7点的航班,东航工作人员告诉我托运的行李已安排同机到达。
飞机到了上海,传送带已空转好久了,还不见行李,我们已经等了45分钟了。一个东航工作人员走来了,面无表情的让转机的乘客到他们的柜台上去办手续——行李居然在另一架飞机上,12点才能到上海,送到你家里的时间最快要到凌晨……
为什么事先作承诺事后不通知!你这是客户导向吗?对客户而言,东航在上海没有优势只有更霸道。所有在上海的大型集团中,东航在口碑最差的行列里是排的上号的。
我一直是东航的忠实客户,虽然东航在三大航空公司中是最差的,不管是经营业绩还是客户满意度。我出于对本土企业的偏爱,还因为人脉,大学同班好友是东航集团的重要领导。但东航实在让人失望,不是规模也不是资源而是东航低能的傲慢。回想起来我们几次同学聚会,那位东航同学几乎都是缺席的。不是他不参与而是几次都在处理突发事件使其脱身不得。
航空公司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为了保障乘客安全,必须执行非常严格的操作程序。但在问题发生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才是各航空公司要做的功课。不化成本少化成本是东航处理危机的指导方针,结果是东航会比其它公司付出更大的代价,并不断培养着自己的攻击型客户,国内几次重大的航空事件都和东航有关就变得很正常了。
这样的公司不能对它抱什么期望了,今后出行只要有选择东航就应该屏蔽了。
东航的员工应该弃暗投明,否则,你一身的才华会因为东航的恶名而贬值!
东航的倒闭或被兼并会是很自然的事,一个以服务为主业的公司不尊重自己的客户,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
昨天晚上办完手续11点半到家。今天上午6点许,门铃响了,东航送来了行李,照例没有一句致歉的话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