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看人读书

(2011-05-11 21:21:59)
标签:

转载

从穆小妹那里偷了篇文章。
原文地址:看人读书作者:云海漫步

   写这篇文章,我得作一些文字上的铺垫。

   我一般不看书评或者读后感,对文学评论也不大感兴趣。一是不会写,二是不爱看。

   现在的书太多,书评也多,如果是个普通作家出本书来,你若是因看了书评去读原著,十有八九要在心底里连呼上当。我最不喜欢看某些专业或不专业的评论家写的书评,要么言过其实,要么故作高深,读得你都不知道他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

   可那天无意点开了《南通日报》副刊编辑毛雨森老师的博客,看到了他写的《你让我小心翼翼地眺望南非》一文,忍不住在心底里叫了声好。

   且不说毛老师如何结合自己的阅读心理,将读后感写得细致入微,恳切真诚,单是他就《浮光掠影世界杯》一文所进行的夹叙夹议式行文,就足以让人对他笔下描述的那个对足球不怎么在行,却在世界杯期间用独特的视角带领人们穿越足球,去看除了足球以外的非洲的记者手笔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尤其是他将作者的写作方式提炼称之为体验式呈现,更让得我这个业余写手对该手法产生了极大的窥览欲望。

   于是,我在毛老师的博客上留言,表述阅读欲望。没想到,毛老师回复说可以直接问黄老师要一签名本。这不由让我想起那个瘦高俊朗着臂带国旗的毛衫的叫黄俊生的编辑老师来。他,就是毛老师笔下那个文化记者,也是毛雨森老师的同事,《江海晚报》的副刊编辑部主任,《浮光掠影世界杯》的作者。

   说起来,我与两位老师有过一面之缘。去年11月底到南通开会,曾因省青年作家读书班南通籍同学储成剑、王春鸣缘故见过彼此。当时,一并见到的还有朱一卉、马国福等诸多南通作家。

   那天,黄老师就穿着那件特别打人眼的带国旗的毛衫。席间,虽听他解释了国旗衫的由来,但只三言两句,再加上他语气淡然,就没往心里去,只以为他去过非洲,直击过世界杯,而后应该做了不少的现场报道。后来,我在黄老师的博客也表达了同样愿望。黄老师回复很简单,留下通联,送书与你。

   通联留下了,但书没寄来。前些日子,儿子巧合去南通考试,我陪同,便直接到《南通日报》社从黄老师手里取了回来。

   啰嗦了这么多,我现在终于可以长长地喘口气说,读这本《浮光掠影世界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看人读书。在去年11月之前,我并不认识两位老师,当然也就谈不上对他们有多少了解。

    在未打开书之前,我一直很好奇,一本记录或者报道世界杯的文章究竟有多大的生命力或者是魅力,能吸引他的同事,一个搞了多年文字工作,并且已经在博客上甚至报纸上看过了的人一读再读?它的好,究竟在哪?毕竟,世界杯的硝烟早已尽散。

忘了是谁说过,评论是鸡肋。其实也不尽然,若没有读过原作,有时候看一个文风诚恳并且与作者相熟的人写的书评,便是寻了个知根知底的向导。

 

翻开书的封面,我不禁一笑。原来,在封面的后面有一张黄老师手持枪支的照片。看来,再成熟的男人也都有天真的孩童一面,天生的喜欢枪支,即便舞文弄墨。

我是个纯粹的伪球迷,对足球之内的事情不甚感兴趣。世界杯期间,除了隔三差五跟儿子和先生貌合神离地盯着足球大呼小叫外,更多时候是在一旁热议哪个队的球员长得帅,更好看。 

我相信,有很多人正如毛雨森老师所言,如果不是世界杯,南非在他们心底,除了曼德拉,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除了传说中的钻石,应该是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我也不例外。对于我这个伪球迷来说,是多么期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无限的赛事之外。比如历史文化,比如民族风情。

一切正如毛老师所说的那样,比我这个伪球迷稍为高那么一个层次,对足球不甚了解的黄俊生老师,用流利的宽泛手法,从世界杯的外延出发,从令人热血沸腾的足球现场绕行,用轻松简洁的笔触,为许多心已远而身不能往的人们呈现了一幅幅更广阔的南非领域。

比如黄金与暴力孪生的约翰内斯堡,恣意蔓延的艾滋病,随时都有可能对准你的枪口,风景迷人的好望角,淳朴善良的黑姑娘嘟嘟、黑小伙科比索,一个世纪前为了生活漂泊到南非淘金的苦难华工和现如今到了南非不想回来和回来后就不想再去的新时代的中国淘金者……

任何一篇能够打动人、吸引人的文章,或多或少都要携带些作者的性格特质和自我体悟。所谓性格即命运,性格也是文章的命运。但在写自己的性格时,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考验的则是作者的个人修养。

“虽然是满怀激情地踏上旅程,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前面是一个陌生的国度,等待我的是全新的体验,将要出现的是未知的结局,而且,作为一个体育尤其是足球的门外汉,我采访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哪里?

纯粹的赛事动态报道?这类报道多如牛毛,几乎所有的记者和所有的报纸都会采写、刊登,况且,这类信息球迷早在报纸出版前就已通过电视直播了解到了,再去采写无疑是炒冷饭。再说了,一个特派记者只发回一些动态消息,简直就是‘大材小用’,浪费资源。

赛事点评和场内外花絮?这倒可以考虑。但是,一来,囿于我足球知识‘先天不足’,很难有独到的见解,容易流于空泛议论或落入人云亦云巢穴;二来,团内那些经验丰富、踌躇满志的专业足球记者肯定比我更会抓获场景,单写足球,我显然力所不逮,这么说吧,把注意力放在赛事点评和场内外花絮上,等于用驽马与人良驹比赛。

我的南非采访之行该如何定位?当飞机在印度洋上空穿越云层逼近非洲南部大陆的时候,当团友们歪在航空椅上发出轻微的鼾声的时候,我仍在飞快地盘旋这个问题。蓦地,我脑子里突然跳了出一个词语:‘泛世界杯’:如果把世界杯的外延扩大一些,在世界杯的内涵上深挖下去,以足球世界杯为平台,又不囿于足球比赛,宽泛地从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层面上去揭示足球和足球世界杯的意义,追溯它的历史描摹它的现状,会不会取得与众不同、以奇制胜的效果呢?会不会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呢?在我的印象中,似乎还从没有记者从这样的角度入手去写足球比赛。

当地时间67日早上7点多,飞机平安降落在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经济之都约翰内斯堡机场,我的心绪也平静下来,跟其他团友一样,变得踌躇满志起来……

我承认,这是全书当中最打动我的一段文字。它所包含的内容,足以让很多人汗颜。

一个人,书读多了,人们会说他有学养;体悟多了,也会有人说他有涵养。而个人修养或者职业素养,则是更多方面的合成,是不断完善的结果。在这段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文化记者对工作的热忱、职业使命感及强烈的责任意识。

庄子认为,人生有两层境界,第一层是一个人没有主见的时候,易受外部环境左右,被环境改变。第二层是有主见之后,不再受外在环境左右,而是自己改变自己。

显而易见,黄俊生老师个人修养和文字驾驭能力在第二层面。

在这里,我无意再去赘述他这本书有多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散文功底,被他语言打动的已经数以万计,为他写书评的也不乏大家名人。我只想转述一下我先生的话,他是个医生,除了专业书,平时很难得有时间看文学书籍。他说,“他写的真好,用简简单单的话,让我了解到很多我不了解的南非。”这是一个以严谨思维著称的普通读者不加任何功利色彩阅读的心里话。这回,他居然一篇没落地将所有的文章一一读完。

简洁,说实话,说大白话,是作文的大美,也是种手法,透着人的见识和胸襟。化繁就简,同样也是为人和为文者应该追求的境界。我想,至此您该明白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了吧。

                                                     2011年2月13日

                                                  草成于南京草场门学士园酒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