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到一幅书法长卷

(2011-02-11 17:55:29)
标签:

石瑞礼

诗人

书画家

书法长卷

刘开《问说》

诗人石瑞礼能画善书,且古道热肠,凡求索书画者,均勉力应允,似乎未曾习得“婉拒”二字。庚寅岁尾,石兄定于初十邀约数友相聚,彼时,余腆脸求书,彼颔首。

昨晚,先期达到酒店的老友大圣来电急召:速来,石兄书法备矣,好长卷,好功力!疾驰往见,果好一幅书法长卷,长约数米,装裱已妥。徐徐展开,竟是古文《问说》全篇,以行草录之,全文如下: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石兄在落款处注释,此书录自刘开清道光刻本《孟涂文集》之《问说》。经查,孟涂者,刘开之号也,其字明东,清代桐城散文家,桐城派古文重要作家,诗文均为世人称道,有大量诗文存世,均收入《孟涂文集》。

适逢书法家苏子龙先生夫妇以及冯新民、鲍冬和、王宇明、陶家伦、钱广裕、吴声和诸友莅临另席,喜不自禁展于诸友阅览,子龙先生挑指赞曰:如此长卷,实属不易,倘书误一笔,全卷败矣,以此赠人,足见书者功力深厚,且其情可绾,其心诚真也!

闻之心喜,作揖再三,急拢之以袖,藏之矣。

 

http://s14/middle/5e3e4931g9bfa000beb6d&690&690

http://s3/middle/5e3e4931g9bfa11835f02&690&690

http://s7/middle/5e3e4931g9bfa11802cd6&690&690

http://s2/middle/5e3e4931g9bfa133c3631&690&690

http://s12/middle/5e3e4931g75ff6847f03b&690&690

http://s16/middle/5e3e4931g9bfa11bcbeaf&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秋叶飘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