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跟女儿一起叫我爸爸
(2009-04-27 00:05:44)
标签:
杂谈 |
近一个月马不停蹄在沪宁两地穿梭,这不,昨天刚从上海回来,现在又要去南京了。
南京之行两件事,一是到南京日报取经,商谈联办周末版事宜,二是采访前省委副书记、省文联主席顾浩以及歌唱家杨丽娟夫妇。
近来较累,心累。看到博友们一篇篇发文章,自己就是懒得动弹。妻对我状态不满意了,找我谈话,以至落泪。
虽累,仍笑着,今天笑得特灿烂——有人跟女儿一起叫我爸爸了!
上午,妻着我早早地将父母接来,顷刻,亲家(现在可以这么称呼了)拎着大包小包登门“送日子”——确定迎娶女儿的日期。礼有四样:烟酒鱼肉,说是迎亲之日还有“团圆高中,早生贵子”八样头,即团子、圆子、年糕、粽子、枣儿、花生、桂圆、栗子。我对这些繁文缛节“麦门冬”一个,只是乐呵呵地傻笑,妻则忙里忙外张罗不停。
一切似乎都合乎规范:叫钱、聘礼、红包……一样不缺,程序一如电影里那样,女儿手捧香茶,恭恭敬敬逐一叫道“爸爸”、“妈妈”,亲家乐呵呵地应答,递上肥肥的绽开了口的红包“叫钱”;小子脸胀得通红也一样恭恭敬敬地叫我们“爸爸”、“妈妈”,同是获得一只肥肥的红包。
诸多细节,我这阅历不浅的人还是头回见识。想起当年接妻,推着一辆永久自行车,车龙头上挂着大鱼大肉去,后座驾载着妻子回,四样礼就“换”回一个老婆,真是“赚”得可以。现在想想,当时的永久自行车抵得上现在的别克车一样风光呢!
女儿终于长大了,终于有人跟她一起叫我爸爸了。可看着她幸福的笑容,怎么都觉得还是小孩样。那个不到十个月就摇摇摆摆走路、必须吮着被角才能入睡、听到收购酒瓶的“可有瓶儿卖”的吆喝就吓得大哭(她把如皋口音的“可有瓶儿卖”听成“可有伢儿卖”)、四岁就被强按在琴凳上敲键盘的小女孩,就是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吗?谁家父母不是在用自己的青春换取孩子的成长呢?看着坐在沙发上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咧得合不拢的我的爸爸妈妈,我脑海里浮现儿时的一幕幕,那腿脚是怎样的由矫健逐渐蹒跚,身板由硬朗逐步佝偻,即便我早已独立,可在他们眼里仍是孩子,依然关心我的冷暖住行。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这样的感受,今天特别强烈。
我是一个无所追求的人,不追名,不逐利,只想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平平常常度过一生,故而特别推崇庄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毁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语录。满世界的人赞美我,我不会想着去做得更好来追求更多的称赞,满世界的人诋毁我,我不会想着去阻止众人之口。我行我素,我按着自己的想法活着,因为,内心有一定之规,有判别是非曲直的标准。就是这样,若是有人表扬我恭维我,我只淡淡一笑,不为此而洋洋自得;若是有人批评我贬损我,我常淡淡一笑,不为此垂头丧气。今天,我忽然感到,我这一生是成功的,因为,我的血脉、我的生命、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延续。我一生中没有什么作品,没有什么文章存世,不会“老来翘”爆出个文学大师的结果,但,女儿却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心中拥有一份爱,生活中拥有一份安宁,老来有一双让我牵着相与看夕阳的手,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