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中原文化之旅之巩义篇:康百万庄园(2)

(2018-12-10 16:04:11)
标签:

巩义康百万庄园

分类: 国内游
http://s15/mw690/001IZBSYzy7pPi5l0u2ee&690     这里继续是康百万庄园的主宅区。
   “致中和” 语出《中庸》:“致中和,万物育焉”。君子的省察自律,要达到尽善尽美的中和境界,那么,天地由此而运行不息,万物也由此而生生不已。

http://s11/mw690/001IZBSYzy7pNH9fOUGfa&690        “颂戬榖”  戬:“福、吉祥。  榖:俸禄、善。此横额是歌颂福禄与至善的意思。

http://s16/mw690/001IZBSYzy7pNH91RqT3f&690                                                ”花楼重辉“ 家庭团结,兄弟相亲相爱的意思。

http://s10/mw690/001IZBSYzy7pO8Os16hc9&690                                        “洁端退让”:对自己要正直清廉,对别人应该谦虚礼让。

http://s9/mw690/001IZBSYzy7pOsHLsCY98&690                                                     “克慎厥猷” 意为尊循祖德,能慎其道。  

http://s3/mw690/001IZBSYzy7pO77ybx8b2&690      “星福”:这也是赞扬康家是为民众造福的竖匾额。
     “孝廉方正”:这个“威水”,这是皇帝同治八年授予康家第16代康无逸的,表彰他孝顺父母,办事公平,是个纯洁的贤良之士。

http://s16/mw690/001IZBSYzy7pNH9o6TRcf&690           ”入户问家声礼乐诗书孝悌千秋岁“”卷帘看春色椿萱棠棣芝兰满庭芳“  一个有家世声望的家庭,奉行礼乐诗书孝悌,世代相传千古不朽,卷帘看满园春色,父母兄弟以及优秀的子弟和睦相处,一片生机。

http://s4/mw690/001IZBSYzy7pNH99N0Ta3&690           ”海日蟠桃开寿域,天风奇马飞蓬莱“   这是一幅祝愿父母象天上的王母娘娘那样万寿无疆的对联。

http://s10/mw690/001IZBSYzy7pNH9q7m999&690        ”秀芝亭“   秀:优秀、美好。芝:常用来比喻贤德之人。”秀芝亭“表示这里是优秀子弟居住的亭园。

http://s9/mw690/001IZBSYzy7pNH9AoGI88&690     ”礼为教本书田菽粟皆真味“”道以德宏心地芝兰有异香“   礼为教养之根本,只有知礼、读书,种田才有诗情画意,道德规范要靠高尚的人去发扬光大,才能叫人佩服。
     ”恩承北阙祥开黑古石渡“”瑞凝东周光照金谷关隘“     这是一幅感恩朝廷的对联。才知道,巩义为古东周国,其都城竟然就在康店!

http://s7/mw690/001IZBSYzy7pOtopE4Cd6&690    “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  做人处事以行善为最高准则,传承家风最好的方法还是读书。
http://s15/mw690/001IZBSYzy7pNH9oEeq4e&690     “博学仁风”:广博深厚的学问,慷慨济世的风范。这是1877年,几个举人同时又是知事送给康庭兰的匾额,表彰他的善举。
      “万金济黉”:黉,古代的学校。康应魁1828年花费大量的金银,独资修建巩县高级中学,使全县的人和子孙后代都能有上学受教育的地方,这是乡众送给他的匾额,以感谢他修建学馆的高尚品德。
http://s6/mw690/001IZBSYzy7pNH9NtTn45&690                           “望龙山斗”:名望德高望重如同泰斗。这是康霖三的弟子送给他的匾额。

http://s3/mw690/001IZBSYzy7pPkmPXLY12&690   “ 船行六河须防不世风浪”“ 耜畊三省当思创业维艰” 六河为:康家航运所经之洛河、黄河、运河、泾河、渭河、齐河。 耜(si)畊(geng)——耕地,种庄稼。耜:木制的犁,相传为神农氏发明。畊:同“耕”。

http://s11/mw690/001IZBSYzy7pPknyKRsca&690                          中华第一匾         
                        留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时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题。

   康家留下的不仅仅是万贯家私,也不仅仅是康家大院的繁华,还有备受后人推崇的留余文化。留余,是康家家族文化的精髓,康家大院里悬挂着的这块书有留余家训的扁额,是康家郑重邀请同治年间翰林牛暄所写,如今已与故宫的正大光明扁一起被称为中华名扁。现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院过厅内,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

   扁上书: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是引用南宋留耕道人的四句座右铭,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禄寿财都享尽占尽,还要把它留给需要它的人。接着又引用明朝进士高景逸的两句话作为补充: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故宽一分,自有余味。又接着说:推之,凡事皆然。忌盈忌满,过犹不及,进一步说明留有余地,把握好度,古往今来,凡事皆然。

   下面我们走进南大院:

http://s7/mw690/001IZBSYzy7pPXBEd8y36&690
http://s2/mw690/001IZBSYzy7pPR9e8OR31&690

                                              康家家训

    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

      与人经商得过程一定要有吃亏心,吃亏是福。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有退让心,退一步海阔天空,日常生活操持中要尽量勤俭持家,对社会要有感恩心、包容心。宁愿让人看到我身上的一些小缺点而轻视,也不要让世人觉得我奸诈而产生强烈的抗拒和防备心理。前人都秉性忠厚、大智若愚,是我们后人的智慧所不能企及的,他们的忠厚退让都是在为子孙后代留有余地。

     短短61字浓缩的是豫商精髓:吃亏是福,退让是礼,节俭为本,心存感恩,财富是一时的,商德才是商人之根。康家子孙正是深受家风的熏陶和影响,诚信经营,公平为本,以德领商,才昌盛数百年。

http://s3/mw690/001IZBSYzy7pPRaK5d812&690
http://s7/mw690/001IZBSYzy7pPRb4TgG16&690
http://s12/mw690/001IZBSYzy7pRmSsmQr8b&690                                                       “书带生庭”表示康家乃书香门第。

http://s7/mw690/001IZBSYzy7pRmSuIv4a6&690   “山一拳水一勺天一角能缩能伸当足矣““鱼自乐鸟自鸣花自香亦觞亦咏且陶然”。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这幅对联讲的是恬然自乐,与世无争的处世哲理。

http://s5/mw690/001IZBSYzy7pRmSA6gY74&690      

http://s10/mw690/001IZBSYzy7pRrDTEjT89&690

”品味世间情有关生计货殖传常看“”挂怀天下事无益苍黎瓮缶书不读“  关于生计、经营方面的书要经常看,对苍黎百姓没有益处的书不要读。此联教育后人要学以致用,心忧天下。

http://s4/mw690/001IZBSYzy7pRqdJ66La3&690                                            ”诗体传家长临那唐诗晋字“”笃诚处世广种些福地善田“

     明清之际楹联发展至鼎盛,典雅厚重的文化,是康百万庄园之魂,遍布其间的匾额楹联处处展示了中华5000年文化之神韵,康家这些匾额楹联的内容,全是引经据典而来的,其内涵非常丰富,从内容来看,大部分是传承家教,倡导儒风,弘扬商德,修养身心等等方面。这些匾额楹联与庄园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庄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由于康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从道德观念到文化经典的这些精华,才使得他们祖祖辈辈成长为覆盖桑梓、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他们驰骋商场的智慧、勇敢和谋略,也完全源于他们肥沃的文化心田,亦儒亦商,儒贾交融,成为豫商的精神家园。

    而康家的这一切,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吗........

    参观康百万庄园,也令我学到了许多许多.......


               (文中有关资料与匾额楹联的注释,均从网上下载与参考《康百万庄园匾额楹联撷珍》一书所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