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和我妈聊天,说起老家农村的几个表哥,我问:“小五子的几个小孩还上学呢?”,“早就不念了”,我妈说。“那小六子家的小孩呢?”,我妈显然没听出我语气里的担忧,不经意地说:“喔,也不念了,反正早晚也是下地干活”。
与此相呼应,最近每次打开浏览器,经常看到的新闻标题都是“毕业即待业,几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百万中学生放弃高考”。也许作者并非有意如此,但是这些文章向很多读者,尤其是那些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点而不能或懒得自己思考的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读书(又)没用了。
很多人都知道最近的经济不景气是受了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那些读书无用论的新兴信仰者们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就像是行走在沙漠中的旅行者,突然遇到一阵小雨,马上觉得手里的水壶没用了,立马扔掉,而不去想剩下的漫长而充满未知的旅途。即使撇开金融危机不谈,虽然我们的就业市场从来不缺人,但即使现在也仍然非常缺乏高水平的人才。
如果你的全部技能就是挖坑种地,那么对不起,中国人多地少,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挖坑了,你就只能失业;如果你的全部技能就是用胶水把鞋帮和鞋底粘在一起,那么对不起,和你有同样技能的人千千万万,也许你运气好能找到一个工作,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已经不需要人了。与此同时,中国在花巨资进口计算机芯片,高速铁路技术,豪华汽车,高性能战斗机,数码相机和微软的操作系统。因为我们自己造不出来。造不出来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也就是缺乏掌握那些技术的人才。
当我听说舅舅家所有的小孩没有一个上过高中时,我很愤懑的说了一句“看来中国人下辈子只能永远给美国人做鞋子了”,那虽然只是一句气话,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消失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没有一技之长的中国人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