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偏关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2021-08-07 11:30:38)
标签:

山西

偏关

王源

“守城人”

长城保护

分类: 人物、历史、地理
【新闻】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作者:山西云媒体       转自:偏关你好      2021年8月6日

    8月4日,沿着灵河高速西行,北上209省道,“三晋人大代表采风团”来到了山西省西北部的偏关县。这里有总长126公里的明长城,有广为人知的黄河边长城老牛湾堡,是名副其实的“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忻州市人大代表、偏关县委书记王源是长城“守关人”。

山西偏关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忻州市人大代表、偏关县委书记 王源

    自2009年先后担任偏关县县长、县委书记,主政偏关已13个年头,在这期间王源采风于史志、调研于民间,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和建立、健全了长城保护工作机制。因致力于长城保护和修复,他入选“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十大杰出人物”,并被评为“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十佳”“山西十大最美长城卫士”。

“守关人”的长城情怀

    “我出生于平型关,参加工作于宁武关,现任职于偏头关,从小看着长城长大,工作中又不断接触、认识、学习长城历史,进而爱上了长城,更深刻地理解了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谈及长城,王源有着说不完的话:“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在他的主持下,当地恢复了偏头关的总传烽护城楼,建起长城博物馆和长城碑林,大幅度维修了寺沟长城,开发了水泉堡地下长城、水泉堡城门和城墙,对内长城沿线最大的明代军事古堡“老营堡”也组织了部分复修,还修缮了境内的护宁寺、隆岗寺、县城鼓楼及部分古民居,同时建立健全了长城保护工作机制。

山西偏关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王源考察偏关县长城遗址

修缮存争议,他迎难而上

    修缮长城也有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缺钱。过去10年时间里,偏关县在长城保护、修缮方面投入的资金,累计将近1亿元,而2017年,偏关全县公共预算收入仅1.2亿元。如果按照每米基本修缮费用5000元来算,偏关有126公里长城,总额需要6.3亿元,这其中就有差不多5个亿的资金缺口。

山西偏关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王源讲述长城与黄河握手之地的故事

    除了缺钱之外,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时间。巍巍五千年,长城饱经风霜,除去历史上遭遇的损害,当下和未来还要面临风吹雨打、自然侵蚀,这些都给修缮工作增加了困难。

    “偏关县若想走长远发展的路子,发展旅游势在必行。”王源认为,长城、黄河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偏关转型出雏型,开局蹚新路的资源依靠、转型依靠和活力依靠。

弘扬长城文化,传递民族精神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偏关县成功举办了以“爱我中华,护我长城”为主题的山西省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弘扬了长城文化,宣传了长城保护工作。

山西偏关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主场活动

    王源还积极鼓励培养长城保护骨干队伍和文化宣传队伍,讲好长城故事,举办长城活动,提高偏关长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扶持资助本地长城研究工作者,在理论层面讲述偏关长城,作为宣传和保护、开发的依据。

山西偏关长城“守关人”王源:“我就是长城的儿子”
旅游公路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旅游新板块后,这对偏关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2020年,偏关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建成了黄河1号和长城1号两条旅游公路,领略长城雄伟,亲近黄河,感受自然。

    “这两条旅游路是偏关旅游走出去、活起来的生命线、转型路、致富路。”沿着旅游路,处处皆风景,回忆过去,感慨万千,放眼未来,充满希望。“下一步,我们将用心用力用情推动黄河与长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偏关高质量发展奠定好资源转型发展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