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古城建设提建议
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大同古城,显然,已经不再是以民居为中心的市井城市了,而是一座以旅游为目的的历史古城。
个人认为,要在主题、立意和格调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从汉平城走到今天,大同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跋涉。期间的兴衰废立,可谓纷繁复杂。但相对而言,较为兴盛的时期主要有这么几个历史时期,即:北魏、辽、金、明、清这样五个历史时期。其中,北魏时期的平城是做为都城进入历史的;辽、金的大同是做为陪都西京而载入史册的;明代的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军事题材是它的主流;清代大同则主要是以商业特点展现给世人的。
这样,我们的古城建设以哪一个历史时期为基调,建筑风格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北魏,显然不适合今天大同建筑风格的选项。一是我们没有那样巨大的财力,进行大格局的皇宫建设;二是没有蓝本,一千六百年前的魏都平城,其宫殿、市井乃至民居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清楚。同样的原因,辽、金时期的大同,也是缺乏建筑样本的。虽说现在尚存有辽、金时期的庙宇,但也不能提供宫殿、店铺及民居的模本。
实际上,今天的大同古城,是建立在明代大同府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个人看法,大同古城的建设主题,应以明代为主,清代为辅。
明代的大同,是九边重镇之一,以军事为主。因此,除了庙宇之外,军事是它的突出特点。明代大同有总兵、巡抚、府衙、县衙,有大同前卫、大同后卫以及军营等,还有接待蒙古贡使的驿站等。此外,还有草场、教场、大有仓等等。
所以,我们应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他们曾经的位置来,将这些建筑加以恢复。在恢复的庭院里,可以考虑以仿明的军事材料做装饰。还可以恢复明代的草场、教场、大有仓等等。
这样,游客来到大同,就不仅仅只有庙宇可看,而是进入了扼守一方的大同军镇。
在突出明代主题的前提下,再寻找清代商业特点的店铺、作坊,甚至青楼等。同时加上清代、民国时期的民居等。
这样,也就形成了一座以明代大同为主题,加上北魏、辽金,乃至清代历史文化为辅助,集宗教、军事和商旅等文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古城了。
2019.3.27
加载中,请稍候......